1949年 1月初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致信淮南煤矿局副局长胡师童,希望他留在矿山,坚守岗位,迎接解放。 1月15日 国民党派工兵运炸药到淮南矿区,企图炸毁电厂和煤矿。由于矿工的英勇护矿,加上矿路局负责人士及地方士绅的周旋,更有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威势,1月17日晚,爆破部队逃离,矿区得以保全。 1月17日 夜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六分区十二团,在团长蒋翰卿、政委霍大儒率领下渡过淮河。18日凌晨,占领田家庵。是日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淮南矿区解放。同日,淮南矿区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霍大儒任主任,同时成立淮南矿区临时警备司令部,蒋翰卿任司令员。同年2月5日,淮南矿区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淮南矿区临时警备司令部撤销。 2月5日 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以淮南煤矿为中心,由凤台、寿县、怀远各划一部分地区,设立一个独立的行政区——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同日,中共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委员会、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赵凯任书记、区长。 3月1日 淮南煤矿全面复工。首日上班工人5372人,产煤668.5吨。 3月29日 淮南煤矿局重新组建,隶属于华东财办工矿部矿务局,宣布官僚资本企业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局、矿、厂、院等收归公有。自此,淮南煤矿局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5月,改名为淮南煤矿公司。 4月21日 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为淮南矿区,同日,成立中共皖北淮南矿区委员会,吴伯文任书记,中共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撤销。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政府改为淮南矿区政府,领导矿区地方行政工作。7月,淮南矿区正式成立。 5月 八公山区由凤台县划归淮南矿区,与蔡家岗区合并成立矿区领导下的淮南区。1950年11月,淮南区改为第三区,1951年11月改为蔡家岗区。 6月4日 蔡家岗矿破土建井,1952年建成。1957年1月改名为谢家集一矿。 7月26日至8月2日 国民党飞机先后对淮南矿区空袭5次,炸毁电厂部分设施,造成部分人员伤亡。 8月3~5日 大通煤矿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成立大通煤矿职工筹委会,为成立职工会和淮南煤矿职工总会打下基础。与会代表291人,选出筹委35人,并通过会章。 10月1日 淮南矿区军民分别在九龙岗、田家庵、八公山、大通召开万人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日,淮南电厂安装一台扩大机,转播开国大典实况,收听广播达万人。 10月 淮南矿区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至1953年2月,淮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召开5届。 11月21日 淮南矿区人民政府撤销,成立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负责矿区行政工作。桂俊亭任办事处主任。 11月26~30日 淮南矿区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矿场各单位职工代表和来宾共200余人出席。华东财委会工业部长孙冶方参加会议。 11月 张恺帆调任淮南矿区党委书记,吴伯文任副书记。 是月 田家庵镇改设田家庵市。1950年9月再改为田家庵镇。 1950年 1月 安徽省立高级工业专科学校由学制5年改为大专3年,改名为淮南煤矿专科学校。1951年5月,又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后迁合肥,成为合肥工业大学的前身。 是月 淮南电厂以谢麟阁工程师为首的并车试验小组试制成功同步电压并车器,首次实现多机组并列运行,结束了淮南电厂单机组供电运行的历史。 2月7日 根据中共淮南矿委与淮矿工筹会做出的决定,《淮矿工人》报创刊。这是解放后安徽省第一家矿区报纸。 3月20日 淮南电厂脱离淮南煤矿公司,隶属华东工业部。淮南煤、电企业开始分立发展。 5月1日 淮南煤矿职工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51年4月1日更名为淮南人民广播电台。1952年5月,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建立,淮南人民广播电台停播。 7月1日 淮南煤矿公司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直属燃料工业部领导,张恺帆兼任局长。 9月22日 设立淮南市(县级),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金流任市长;同时成立中共淮南市委员会,金流任书记。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撤销。 1952年6月2日 经政务院批准,淮南矿区改为省辖淮南市。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同时成立,李任之任市委书记,陈庆泉任代理市长,同年9月改任市长。 本贴之信封系淮南矿务局前身---淮南煤矿公司(7月1日 淮南煤矿公司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直属燃料工业部领导,张恺帆兼任局长。)撤后2个半月后使用,邮戳还没来及加上淮南字样。此舜耕山应该是现在的大通,此后7天22日 设立淮南市(县级),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金流任市长;同时成立中共淮南市委员会,金流任书记。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撤销。 淮南煤矿公司的历史也就一年3个月。因此此封则弥足珍贵了 1949年 1月初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致信淮南煤矿局副局长胡师童,希望他留在矿山,坚守岗位,迎接解放。 1月15日 国民党派工兵运炸药到淮南矿区,企图炸毁电厂和煤矿。由于矿工的英勇护矿,加上矿路局负责人士及地方士绅的周旋,更有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威势,1月17日晚,爆破部队逃离,矿区得以保全。 1月17日 夜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六分区十二团,在团长蒋翰卿、政委霍大儒率领下渡过淮河。18日凌晨,占领田家庵。是日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淮南矿区解放。同日,淮南矿区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霍大儒任主任,同时成立淮南矿区临时警备司令部,蒋翰卿任司令员。同年2月5日,淮南矿区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淮南矿区临时警备司令部撤销。 2月5日 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以淮南煤矿为中心,由凤台、寿县、怀远各划一部分地区,设立一个独立的行政区——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同日,中共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委员会、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赵凯任书记、区长。 3月1日 淮南煤矿全面复工。首日上班工人5372人,产煤668.5吨。 3月29日 淮南煤矿局重新组建,隶属于华东财办工矿部矿务局,宣布官僚资本企业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局、矿、厂、院等收归公有。自此,淮南煤矿局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5月,改名为淮南煤矿公司。 4月21日 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为淮南矿区,同日,成立中共皖北淮南矿区委员会,吴伯文任书记,中共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撤销。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政府改为淮南矿区政府,领导矿区地方行政工作。7月,淮南矿区正式成立。 5月 八公山区由凤台县划归淮南矿区,与蔡家岗区合并成立矿区领导下的淮南区。1950年11月,淮南区改为第三区,1951年11月改为蔡家岗区。 6月4日 蔡家岗矿破土建井,1952年建成。1957年1月改名为谢家集一矿。 7月26日至8月2日 国民党飞机先后对淮南矿区空袭5次,炸毁电厂部分设施,造成部分人员伤亡。 8月3~5日 大通煤矿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成立大通煤矿职工筹委会,为成立职工会和淮南煤矿职工总会打下基础。与会代表291人,选出筹委35人,并通过会章。 10月1日 淮南矿区军民分别在九龙岗、田家庵、八公山、大通召开万人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日,淮南电厂安装一台扩大机,转播开国大典实况,收听广播达万人。 10月 淮南矿区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至1953年2月,淮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召开5届。 11月21日 淮南矿区人民政府撤销,成立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负责矿区行政工作。桂俊亭任办事处主任。 11月26~30日 淮南矿区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矿场各单位职工代表和来宾共200余人出席。华东财委会工业部长孙冶方参加会议。 11月 张恺帆调任淮南矿区党委书记,吴伯文任副书记。 是月 田家庵镇改设田家庵市。1950年9月再改为田家庵镇。 1950年 1月 安徽省立高级工业专科学校由学制5年改为大专3年,改名为淮南煤矿专科学校。1951年5月,又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后迁合肥,成为合肥工业大学的前身。 是月 淮南电厂以谢麟阁工程师为首的并车试验小组试制成功同步电压并车器,首次实现多机组并列运行,结束了淮南电厂单机组供电运行的历史。 2月7日 根据中共淮南矿委与淮矿工筹会做出的决定,《淮矿工人》报创刊。这是解放后安徽省第一家矿区报纸。 3月20日 淮南电厂脱离淮南煤矿公司,隶属华东工业部。淮南煤、电企业开始分立发展。 5月1日 淮南煤矿职工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51年4月1日更名为淮南人民广播电台。1952年5月,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建立,淮南人民广播电台停播。 7月1日 淮南煤矿公司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直属燃料工业部领导,张恺帆兼任局长。 9月22日 设立淮南市(县级),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金流任市长;同时成立中共淮南市委员会,金流任书记。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撤销。 1952年6月2日 经政务院批准,淮南矿区改为省辖淮南市。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同时成立,李任之任市委书记,陈庆泉任代理市长,同年9月改任市长。 本贴之信封系淮南矿务局前身---淮南煤矿公司(7月1日 淮南煤矿公司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直属燃料工业部领导,张恺帆兼任局长。)撤后2个半月后使用,邮戳还没来及加上淮南字样。此舜耕山应该是现在的大通,此后7天22日 设立淮南市(县级),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金流任市长;同时成立中共淮南市委员会,金流任书记。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撤销。 淮南煤矿公司的历史也就一年3个月。因此此封则弥足珍贵了 1949年 1月初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致信淮南煤矿局副局长胡师童,希望他留在矿山,坚守岗位,迎接解放。 1月15日 国民党派工兵运炸药到淮南矿区,企图炸毁电厂和煤矿。由于矿工的英勇护矿,加上矿路局负责人士及地方士绅的周旋,更有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威势,1月17日晚,爆破部队逃离,矿区得以保全。 1月17日 夜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六分区十二团,在团长蒋翰卿、政委霍大儒率领下渡过淮河。18日凌晨,占领田家庵。是日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淮南矿区解放。同日,淮南矿区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霍大儒任主任,同时成立淮南矿区临时警备司令部,蒋翰卿任司令员。同年2月5日,淮南矿区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淮南矿区临时警备司令部撤销。 2月5日 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以淮南煤矿为中心,由凤台、寿县、怀远各划一部分地区,设立一个独立的行政区——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同日,中共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委员会、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赵凯任书记、区长。 3月1日 淮南煤矿全面复工。首日上班工人5372人,产煤668.5吨。 3月29日 淮南煤矿局重新组建,隶属于华东财办工矿部矿务局,宣布官僚资本企业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局、矿、厂、院等收归公有。自此,淮南煤矿局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5月,改名为淮南煤矿公司。 4月21日 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为淮南矿区,同日,成立中共皖北淮南矿区委员会,吴伯文任书记,中共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撤销。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政府改为淮南矿区政府,领导矿区地方行政工作。7月,淮南矿区正式成立。 5月 八公山区由凤台县划归淮南矿区,与蔡家岗区合并成立矿区领导下的淮南区。1950年11月,淮南区改为第三区,1951年11月改为蔡家岗区。 6月4日 蔡家岗矿破土建井,1952年建成。1957年1月改名为谢家集一矿。 7月26日至8月2日 国民党飞机先后对淮南矿区空袭5次,炸毁电厂部分设施,造成部分人员伤亡。 8月3~5日 大通煤矿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成立大通煤矿职工筹委会,为成立职工会和淮南煤矿职工总会打下基础。与会代表291人,选出筹委35人,并通过会章。 10月1日 淮南矿区军民分别在九龙岗、田家庵、八公山、大通召开万人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日,淮南电厂安装一台扩大机,转播开国大典实况,收听广播达万人。 10月 淮南矿区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至1953年2月,淮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召开5届。 11月21日 淮南矿区人民政府撤销,成立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负责矿区行政工作。桂俊亭任办事处主任。 11月26~30日 淮南矿区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矿场各单位职工代表和来宾共200余人出席。华东财委会工业部长孙冶方参加会议。 11月 张恺帆调任淮南矿区党委书记,吴伯文任副书记。 是月 田家庵镇改设田家庵市。1950年9月再改为田家庵镇。 1950年 1月 安徽省立高级工业专科学校由学制5年改为大专3年,改名为淮南煤矿专科学校。1951年5月,又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后迁合肥,成为合肥工业大学的前身。 是月 淮南电厂以谢麟阁工程师为首的并车试验小组试制成功同步电压并车器,首次实现多机组并列运行,结束了淮南电厂单机组供电运行的历史。 2月7日 根据中共淮南矿委与淮矿工筹会做出的决定,《淮矿工人》报创刊。这是解放后安徽省第一家矿区报纸。 3月20日 淮南电厂脱离淮南煤矿公司,隶属华东工业部。淮南煤、电企业开始分立发展。 5月1日 淮南煤矿职工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51年4月1日更名为淮南人民广播电台。1952年5月,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建立,淮南人民广播电台停播。 7月1日 淮南煤矿公司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直属燃料工业部领导,张恺帆兼任局长。 9月22日 设立淮南市(县级),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金流任市长;同时成立中共淮南市委员会,金流任书记。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撤销。 1952年6月2日 经政务院批准,淮南矿区改为省辖淮南市。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同时成立,李任之任市委书记,陈庆泉任代理市长,同年9月改任市长。 本贴之信封系淮南矿务局前身---淮南煤矿公司(7月1日 淮南煤矿公司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直属燃料工业部领导,张恺帆兼任局长。)撤后2个半月后使用,邮戳还没来及加上淮南字样。此舜耕山应该是现在的大通,此后7天22日 设立淮南市(县级),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金流任市长;同时成立中共淮南市委员会,金流任书记。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撤销。 淮南煤矿公司的历史也就一年3个月。因此此封则弥足珍贵了 1949年 1月初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致信淮南煤矿局副局长胡师童,希望他留在矿山,坚守岗位,迎接解放。 1月15日 国民党派工兵运炸药到淮南矿区,企图炸毁电厂和煤矿。由于矿工的英勇护矿,加上矿路局负责人士及地方士绅的周旋,更有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威势,1月17日晚,爆破部队逃离,矿区得以保全。 1月17日 夜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六分区十二团,在团长蒋翰卿、政委霍大儒率领下渡过淮河。18日凌晨,占领田家庵。是日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淮南矿区解放。同日,淮南矿区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霍大儒任主任,同时成立淮南矿区临时警备司令部,蒋翰卿任司令员。同年2月5日,淮南矿区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淮南矿区临时警备司令部撤销。 2月5日 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以淮南煤矿为中心,由凤台、寿县、怀远各划一部分地区,设立一个独立的行政区——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同日,中共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委员会、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赵凯任书记、区长。 3月1日 淮南煤矿全面复工。首日上班工人5372人,产煤668.5吨。 3月29日 淮南煤矿局重新组建,隶属于华东财办工矿部矿务局,宣布官僚资本企业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局、矿、厂、院等收归公有。自此,淮南煤矿局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5月,改名为淮南煤矿公司。 4月21日 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为淮南矿区,同日,成立中共皖北淮南矿区委员会,吴伯文任书记,中共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撤销。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政府改为淮南矿区政府,领导矿区地方行政工作。7月,淮南矿区正式成立。 5月 八公山区由凤台县划归淮南矿区,与蔡家岗区合并成立矿区领导下的淮南区。1950年11月,淮南区改为第三区,1951年11月改为蔡家岗区。 6月4日 蔡家岗矿破土建井,1952年建成。1957年1月改名为谢家集一矿。 7月26日至8月2日 国民党飞机先后对淮南矿区空袭5次,炸毁电厂部分设施,造成部分人员伤亡。 8月3~5日 大通煤矿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成立大通煤矿职工筹委会,为成立职工会和淮南煤矿职工总会打下基础。与会代表291人,选出筹委35人,并通过会章。 10月1日 淮南矿区军民分别在九龙岗、田家庵、八公山、大通召开万人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日,淮南电厂安装一台扩大机,转播开国大典实况,收听广播达万人。 10月 淮南矿区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至1953年2月,淮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召开5届。 11月21日 淮南矿区人民政府撤销,成立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负责矿区行政工作。桂俊亭任办事处主任。 11月26~30日 淮南矿区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矿场各单位职工代表和来宾共200余人出席。华东财委会工业部长孙冶方参加会议。 11月 张恺帆调任淮南矿区党委书记,吴伯文任副书记。 是月 田家庵镇改设田家庵市。1950年9月再改为田家庵镇。 1950年 1月 安徽省立高级工业专科学校由学制5年改为大专3年,改名为淮南煤矿专科学校。1951年5月,又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后迁合肥,成为合肥工业大学的前身。 是月 淮南电厂以谢麟阁工程师为首的并车试验小组试制成功同步电压并车器,首次实现多机组并列运行,结束了淮南电厂单机组供电运行的历史。 2月7日 根据中共淮南矿委与淮矿工筹会做出的决定,《淮矿工人》报创刊。这是解放后安徽省第一家矿区报纸。 3月20日 淮南电厂脱离淮南煤矿公司,隶属华东工业部。淮南煤、电企业开始分立发展。 5月1日 淮南煤矿职工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51年4月1日更名为淮南人民广播电台。1952年5月,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建立,淮南人民广播电台停播。 7月1日 淮南煤矿公司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直属燃料工业部领导,张恺帆兼任局长。 9月22日 设立淮南市(县级),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金流任市长;同时成立中共淮南市委员会,金流任书记。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撤销。 1952年6月2日 经政务院批准,淮南矿区改为省辖淮南市。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同时成立,李任之任市委书记,陈庆泉任代理市长,同年9月改任市长。 本贴之信封系淮南矿务局前身---淮南煤矿公司(7月1日 淮南煤矿公司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直属燃料工业部领导,张恺帆兼任局长。)撤后2个半月后使用,邮戳还没来及加上淮南字样。此舜耕山应该是现在的大通,此后7天22日 设立淮南市(县级),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金流任市长;同时成立中共淮南市委员会,金流任书记。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撤销。 淮南煤矿公司的历史也就一年3个月。因此此封则弥足珍贵了 1949年 1月初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致信淮南煤矿局副局长胡师童,希望他留在矿山,坚守岗位,迎接解放。 1月15日 国民党派工兵运炸药到淮南矿区,企图炸毁电厂和煤矿。由于矿工的英勇护矿,加上矿路局负责人士及地方士绅的周旋,更有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威势,1月17日晚,爆破部队逃离,矿区得以保全。 1月17日 夜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六分区十二团,在团长蒋翰卿、政委霍大儒率领下渡过淮河。18日凌晨,占领田家庵。是日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淮南矿区解放。同日,淮南矿区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霍大儒任主任,同时成立淮南矿区临时警备司令部,蒋翰卿任司令员。同年2月5日,淮南矿区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淮南矿区临时警备司令部撤销。 2月5日 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以淮南煤矿为中心,由凤台、寿县、怀远各划一部分地区,设立一个独立的行政区——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同日,中共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委员会、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赵凯任书记、区长。 3月1日 淮南煤矿全面复工。首日上班工人5372人,产煤668.5吨。 3月29日 淮南煤矿局重新组建,隶属于华东财办工矿部矿务局,宣布官僚资本企业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局、矿、厂、院等收归公有。自此,淮南煤矿局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5月,改名为淮南煤矿公司。 4月21日 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为淮南矿区,同日,成立中共皖北淮南矿区委员会,吴伯文任书记,中共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撤销。皖北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政府改为淮南矿区政府,领导矿区地方行政工作。7月,淮南矿区正式成立。 5月 八公山区由凤台县划归淮南矿区,与蔡家岗区合并成立矿区领导下的淮南区。1950年11月,淮南区改为第三区,1951年11月改为蔡家岗区。 6月4日 蔡家岗矿破土建井,1952年建成。1957年1月改名为谢家集一矿。 7月26日至8月2日 国民党飞机先后对淮南矿区空袭5次,炸毁电厂部分设施,造成部分人员伤亡。 8月3~5日 大通煤矿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成立大通煤矿职工筹委会,为成立职工会和淮南煤矿职工总会打下基础。与会代表291人,选出筹委35人,并通过会章。 10月1日 淮南矿区军民分别在九龙岗、田家庵、八公山、大通召开万人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日,淮南电厂安装一台扩大机,转播开国大典实况,收听广播达万人。 10月 淮南矿区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至1953年2月,淮南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召开5届。 11月21日 淮南矿区人民政府撤销,成立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负责矿区行政工作。桂俊亭任办事处主任。 11月26~30日 淮南矿区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矿场各单位职工代表和来宾共200余人出席。华东财委会工业部长孙冶方参加会议。 11月 张恺帆调任淮南矿区党委书记,吴伯文任副书记。 是月 田家庵镇改设田家庵市。1950年9月再改为田家庵镇。 1950年 1月 安徽省立高级工业专科学校由学制5年改为大专3年,改名为淮南煤矿专科学校。1951年5月,又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后迁合肥,成为合肥工业大学的前身。 是月 淮南电厂以谢麟阁工程师为首的并车试验小组试制成功同步电压并车器,首次实现多机组并列运行,结束了淮南电厂单机组供电运行的历史。 2月7日 根据中共淮南矿委与淮矿工筹会做出的决定,《淮矿工人》报创刊。这是解放后安徽省第一家矿区报纸。 3月20日 淮南电厂脱离淮南煤矿公司,隶属华东工业部。淮南煤、电企业开始分立发展。 5月1日 淮南煤矿职工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51年4月1日更名为淮南人民广播电台。1952年5月,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建立,淮南人民广播电台停播。 7月1日 淮南煤矿公司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直属燃料工业部领导,张恺帆兼任局长。 9月22日 设立淮南市(县级),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金流任市长;同时成立中共淮南市委员会,金流任书记。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撤销。 1952年6月2日 经政务院批准,淮南矿区改为省辖淮南市。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同时成立,李任之任市委书记,陈庆泉任代理市长,同年9月改任市长。 本贴之信封系淮南矿务局前身---淮南煤矿公司(7月1日 淮南煤矿公司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直属燃料工业部领导,张恺帆兼任局长。)撤后2个半月后使用,邮戳还没来及加上淮南字样。此舜耕山应该是现在的大通,此后7天22日 设立淮南市(县级),成立淮南市人民政府,金流任市长;同时成立中共淮南市委员会,金流任书记。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撤销。 淮南煤矿公司的历史也就一年3个月。因此此封则弥足珍贵了 |
|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