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图片

专题图片

县区图片

行业图片

社会团体

摄影艺术

时尚娱乐

习作随拍

活动锦集

会员作品

淮河流域的传说(系列)4、看焰火

文章来源:

作者:淮上老骥

发布时间:2019-05-03 浏览:2049


15116691-65b5c78c49344b23f1e41d377530d5fa-1.jpg

胡焕亮|看焰火

 东方文韵工作室 东方文韵 



看焰火

胡焕亮

       每当某处有盛大庆典之际,人们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使声、光、电的神奇效果,发挥到极致,再加上夜空中色彩绚丽、姿态各异的焰火,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有了电视这个时代产物,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美美地享受这视觉大餐。此刻,常常让我想起自己少年时期看焰火的情形。


       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国家经济还不发达,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很单调、贫乏,露天看电影、听大戏,是农村人一大乐事。偶尔某处有盛大集会活动放焰火,临近十里八乡的年轻后生们,都会趋之若鹜,争相观看。


       记得最距离近的是到刘集看焰火。刘集是我们县境内一个较大的集镇,距离我居住的地方十、三四里路,中间要乘渡船渡过淮河,穿过县城,沿着淮河大堤一直向西。为了不耽误晚上看焰火,傍晚我们就从家里出发了。没有交通工具,全是徒步。我当时只有十二三岁,兜里装着大人给的两毛钱,手里拿块夹着萝卜干的馍就上路了。同行的伙伴都比我大,但是走路我丝毫不比他们差。随着距离刘集越来越近,路上行人也越来越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都是朝着一个目标行进的。


       天还没黑透,我们就赶到了放烟火的地方。那是一片极其开阔的场地,只见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几乎没有一点儿空闲的地方。看烟火是不需要靠得太近的,远远地站着,扬起脖颈,睁大眼睛,仰望天空,只见各种颜色的烟花,冲天而起,在空中不断变换着姿态,随着人们此起彼伏的惊呼:天女散花、猴子撒尿、蜈蚣钻天、一字长蛇、满天星辰、观音端坐莲花盘……接连腾空,我就觉得双眼不够使用,脑子也显得不够亮灵光,直到脖子发酸,眼睛发胀,才听到有人说,快到对面看看吧。于是我们转过身来,方才看到对面的大戏台,上面的人物穿着古装,头戴长长的翎毛,手里或鞭或枪或刀,咿咿呀呀唱个不停。耀眼的汽油灯,照得如同白昼,这时才知道,听戏是要靠近舞台的。可是我们来得晚,个子小,怎么也看不到戏台上完整的精彩节目。没办法,就在人群外面转悠。

16036375-ef2472a2fd4a52a2c12a15fbc2ef2ff1-0.jpg

       人群的外围,摆满了卖小吃的摊点,油条、麻花、糖葫芦、吹糖人等等,应有尽有。在一口滋滋冒着青烟的油锅前我停了下来,锅里炸的是油盒子,五分钱一个,我掏出一毛钱买了两个,还没等到凉透,我就迫不及待地下口,但是又舍不得一口吞下去,在外面转了好几个来回,才把两个油盒子吃光,那种满口余香,唇齿流油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再一次看焰火跑得更远——岳张集。距离我居住地总有二十几公里吧!听说那里要放焰火,我和伙伴们提前几天就合计好了,路程遥远,一定得提前出发。到了放焰火的日子,我们刚吃完中午饭就集结出发了。一行十来个青少年,过了淮河,穿过县城,先是顺着淮河大堤,然后沿着西淝河堤坝,一路西北,然后顺着乡村土路又走了几公里,足足疾行四五个小时,才到了岳张集。但见宽敞的土质场地边,一口硕大无比的水塘,这边是悠闲倒嚼(反刍)的老牛,那边是涌动的人流。整个场面,比刘集大了许多。耍把式卖艺的,买卖农具的,出售各色小吃的,甚至满嘴顺口溜的叫花子,比比皆是,摩肩接踵。这里除了放焰火,还有大把戏(杂技)、唱大戏、划旱船、花鼓灯,民间艺人们各展绝技,精彩纷呈。焰火的内容自然也更加丰富多彩,除了以前看过的,还有八仙过海、大闹天宫、震天惊雷,大都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也不知过了多久,空中的烟花逐渐稀少,地面上的人群也渐渐散去,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那里。

ph1811-p00669.jpg


       看完焰火,大家又忙不迭地踏上返程。一路上,再也没了先前的疾步快行,由于又困又乏,有几个小伙伴甚至迷迷糊糊,睡眼朦胧,我也因为边走边打瞌睡,差点儿走进路边的水塘里。天快亮了才回到各自家里。顾不上洗脸洗脚,倒头便睡。打那以后,一个问题总是在我的脑海里盘旋:那些焰火是怎么制造的、怎么操作的?为什么会玩出那么多花样来?


       许多年后,我才从书本里知道,原来我们的祖先聪明无比,不仅发明了火药,还对它更进一步的研究实验,物尽其用。早在雍正登基时,为改元正朔,要在元年元宵佳节燃放响炮、烟花,传旨鞭炮行业,要创新花样上京。其时浏阳官吏诚惶诚恐,四处张贴告示,广纳良才,并指令鞭炮能手李泰限期创出新花样进贡,致使李泰寝食不安。一日,他路过铁匠铺,见锤下星火四射,有长有短,有红有白,有粗有细,有料有丝,心有所动。随后李泰扫了一些铁屑,回到家中把其锤得粉碎,再掺以火药和米汤一起搅和。铁砂、火药拌和得大小粗细不等,再以黑硝作动力,装于底部导火线处,于是,便造出了喷射出花色形态各异,或梅或菊等多姿多彩的花朵来。待李泰的新花在紫禁城上空高升钻天,落下缤纷的花雨,把雍正直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从此,浏阳便享有了花炮之乡的盛名。所以,至今上市的花炮。多以浏阳名气最大、最正宗。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焰火的花样就更多了起来,直到今天被声、光、电所取代,更加环保、经济、安全,效果也更好。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投稿需知
下载说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广播电台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