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3年,淮南十三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师行于导,多元发展”办学理念,扎实落实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1.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校党总支在局党委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实施方案,高质量高标准落实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要求。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学校紧抓宣传和主题教育契机,举办读书班,开展书记讲党课,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视频资料,指导督促党员持续运用“学习强国”“安徽先锋微讯”等平台进行网络学习,激励广大教师学思想、见行动,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同时开展教师户外团建和体检活动,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退休老教师、家庭困难的教师、生病休养的教师送去温暖,关心广大教师的生活。 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国武在市管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中连续三年荣获“优秀”等次,并记三等功一次。我校荣获市总工会颁发的“先进女职工组织”称号。理科党支部荣获全市教体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张岚、祁玉群老师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周庆模老师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党总支书记陈国武(中)在主题教育动员会上 我校荣获淮南市工会“先进女职工组织”称号 2.联合招生办学,构建八公山区教育新格局。 根据教育布局调整,我校与淮南九中联合招生的高一学生于秋季新学期正式入学我校,参加军训、运动会和艺术节,组织期中考试并召开分析会,组织开展高中生涯规划课培训活动,教学工作很快步入正轨。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校新建一栋4层学生公寓、一栋2层学生食堂,建筑总面积3900平方米,是我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市教体局、八公山区领导多次来我校就联合办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困难进行调研。 联合办学,是探索实现两校跨越式发展的新模式。两校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核心,不断增强认同感、归属感,推动两校真正地融为一家;在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教育质量上提质增色,创建联合办学特色品牌,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努力办好西部人民满意的教育。 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慎红(左二)赴淮南十三中调研淮南九中、十三中联合办学工作 淮南十三中新建学生公寓(效果图) 3.构筑文明校园,助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 我校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从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和活动阵地建设“六个好”入手,强化价值引领,不断健全和完善全员参与、全方位体现、全过程渗透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明靓校园”党员志愿服务,举行升旗仪式,召开主题班会,班级文化建设,“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校园内醒目位置悬挂标语、展板宣传、电子屏展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等内容进行集中宣传等多种途径,切实提升工作触角的延伸度和覆盖面,不断提升师生文明素质,打赢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在第三届全市文明校园评比中,我校再度荣获淮南市“文明校园”称号。段昌富老师荣获2023年淮南市“最美家庭”、2023年淮南市“百姓学习之星”、2023年下半年“八公山好人”等称号。李馨梦、朱江月、周甜甜三位同学拾金不昧,将拾到的钱包上交学校,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淮南十三中荣获淮南市第三届“文明校园”称号 我校积极开展“创城”自查工作 4.助力教育强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决策部署,全面展示八公山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确保八公山区2023年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我校和另2所八公山区域内的市属中学以及13所区属中小学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推优”工作领导小组,明晰“推优”工作时间表、路线图,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我校积极参加八公山区每次召开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推进会,对照创建指标体系,从均衡配置办学资源、科学分配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等各方面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持续优化办学环境。市教体局、八公山区政府、市督导室、八公山区教体局等各部门领导也多次来我校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迎检过关。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是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源头工程,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基点,是促进八公山区义务教育更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大契机。12月5日,八公山区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市督导室检查指导我校“推优”工作 我校迎接“推优”工作实地督导检查 5.深化适性课堂,提高教研教学质量。 课堂是落实办学理念、实现育人目标的平台,是学校履行和完成育人任务的主阵地。我校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组建“三新”研究团队研讨解读新高考政策,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推进智慧课堂使用常态化,开展赛课活动,扩大教师覆盖面,开展新高考数据调研(学生选科、学考和选考课时),贯彻义务教育“双减”“五项管理”及课后服务等工作。持续开展毕业年级教学视导活动,向课堂要质量;持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召开适性课堂建设研讨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积极性,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活”起来。 我校组织班主任开展暑假培训,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学科培训,组织高三年级老师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邀请科大讯飞老师来我校开展智慧课堂应用的培训;参加全市新时代优质特色学校汇报展示,与其他优质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深入交流;淮南广播电视台来我校调研采访。汪先春老师荣获“淮南市教坛新星”称号。方存路老师荣获“淮南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孔丹丹老师在全市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方存路老师在市教体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论文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段昌富老师八公山区纪念双拥运动80周年征文活动中荣获社会组一等奖。徐晓兵、段昌富老师的文章分别刊发在“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和地方平台上。5月25日,合肥学院与我校签约授牌,成为该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合肥学院与我校举行“优质生源基地”签约授牌仪式 我校召开加强适性课堂建设研讨会 6.落实“五育”并举,让劳动实践淬炼成长。 劳动,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获取知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环。从2022年秋季新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我校加快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常态化建设劳动教育课程,积极组织教师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劳动教学大纲》和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因地制宜开辟劳动实践基地,打造劳动教育新课堂,利用学雷锋日、植树节、五月劳动周、教师节等节日,开展劳动教育;以传统节日为依托,开展元宵节扎灯笼、清明节制作特色食品“青团”、端午节插艾草包粽子、中秋节做花灯做月饼、冬至包饺子等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赴八公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体验,达到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劳动技能相结合的目的,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创造、增长知识、收获成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月13日,我校志愿者参加由淮南市教体局、淮南广播电视台主办,八公山区政府协办的“2023八公山青春毅行”活动,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受到参赛者和组委会的一致好评。 我校志愿者助力八公山青春毅行活动顺利进行 我校同学在“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劳动实践活动中亲手做月饼 7.关注心理健康,发挥适性德育功能。 我校一直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件精神,心理专业教师管士秀老师通过国旗下讲话、倾听一刻钟、曼陀罗减压、寄语毕业学长、写给一年后的我、中考减压拓展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达到“释放压力,磨炼意志、享受快乐、完善自我”的心理活动效果。还印发《淮南十三中学生心理健康致家长一封信》和《淮南十三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倡议书》,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及时开展“六类”学生排查,开展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我校坚持开展清明祭英烈、诚信资助知识竞赛、“诚信感恩,励志成才”主题演讲和征文比赛、教师节送鲜花、迎国庆颂祖国主题班队会、2023年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田径运动会、“戏曲进校园”、“学习二十大,奋进新时代”手抄报评比、“踔厉奋发强国防,勇毅前行向复兴”手抄报评比等活动,充分发挥适性德育特色的培根铸魂功能。 高一(2)班(班主任陈庆凯老师)荣获市级“先进班集体”称号;熊妍雅、朱江月同学荣获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孙维娜、陶希煜、黄显哲、苏航同学荣获市级“三好学生”称号。吴纯毓同学在全市学生资助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吴家慧同学在市教体局“学习贯彻二十大 砥砺奋进新征程”主题阅读朗诵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户外拓展活动 2023年校园艺体节入场式 8.提升综合素养,拓宽多元发展途径。 我校从学生的生长节律出发,扩展素质教育渠道,发挥校园活动文化育人功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多元化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召开多元发展工作会议,对多元发展工作进行整体全面规划和推进。在橄榄球特色项目基础上,以点带面发散辐射,相继成立书法、传媒、日语、历史、美术、声乐、篮球、体育舞蹈、羽毛球、木工坊等社团或兴趣班,配备相应教师教学指导,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组织或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趣味和成功的快乐。 我校在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在第五届“笔墨中国”汉字书写作品淮南市比赛中,石一诺、俞妙智同学获中学组软笔特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省赛;李晓雨同学获中学组软笔三等奖。在第一届全市教体系统廉洁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征集中,张铭宸、朱宇哲同学荣获漫画、平面公益广告类优秀奖。胡中武指导的陈紫婷同学,段昌富老师指导的高菲、赵庆满同学的习作刊发在《农村孩子报》上。 在2023年高考中,美术班的程静文、周雨航、费彩云、李佳蕊同学分别被安庆师范大学、湖北工程学院、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录取;书法班的祝雨生、汪仁毅同学分别被黄冈师范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录取;传媒班的朱梓墨、孙王宝同学被昆明城市学院录取,蒋雯静、李玉梅同学被成都文理学院录取,程雪、朱合祥同学被南宁理工学院录取,刘常宝、王嘉慧同学分别被辽宁传媒学院、江西服装学院录取。 我校还组织编写了《<淮南子>成语赏析》和《<淮南子>名句赏析》2本校本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努力达到教育部《纲要》提出的学科课程、教学环节、教育人群的“全覆盖”,不断丰富我校的多元课程体系。 淮南十三中校本课程——《淮南子》成语赏析 张铭宸同学获奖证书 9.展示学校形象,《取燧》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 随着报对外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取燧》已经成为弘扬我校校园文化,展示学校形象的一张名片。我国著名书法家吴川淮为《取燧》题写报名,著名作家、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春樵为《取燧》校报题词,对我校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民族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力的做法高度赞同。编辑部以“学习强国”平台“温暖我的瞬间”“我正在读的一本书”征文和八公山区纪念双拥运动80周年征文为主题举办“淮南十三中第十一届校园作文大赛”,出版“大赛优秀作文集”,并征集书法爱好者石一诺同学为册子题写书名。 张鹏翼老师指导的李芷妍同学,李天林老师指导的杨若茜和崔思琪同学,段昌富老师指导的孙珺瑶和丁燕茜同学的习作刊发在“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段昌富老师指导的吴群、段龙飞和张冉同学的习作刊发在“学习强国”地方平台。陈运煜老师指导的孔靖同学在八公山区纪念双拥运动80周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学生组二等奖;孔丹丹老师指导的孟媛同学荣获学生组三等奖,指导的常国庆、李兰兰、王敏等同学荣获学生组优秀奖。 著名作家、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春樵为《取燧》校报题词 淮南十三中第十一届校园作文大赛优秀作文集 10.坚守安全底线,建设平安校园、法治校园。 我校坚决贯彻“安全是第一责任”理念,多次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关心关爱学校重点人群,拒绝校园暴力,预防校园欺凌,不断完善协同机制,健全防范体系;做好各项维护工作,及时更换、维修洗手间的水管阀门、班级的灯管和门,及时处理“班班通”系统问题,保障学校教学正常运行,解除广大师生的后顾之忧,提高师生的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学习环境。 我校举行“512”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防溺水系列教育活动和宪法宣传周系列教育活动。邀请八公山交警大队开展以“教育学生规范骑行电动自行车”为专题的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邀请安徽理工大学眼科医院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专题讲座。邀请八公山区疾控中心开展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讲座。联合淮南西站开展爱护铁路教育宣传活动。联合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及新庄孜派出所进行反恐突发事件处理的实战演练。 我校还接受了国家2023年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工作和省教育厅视力健康检测工作;我校食堂接受辖区新庄孜街道组织区人大代表,会同区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2023年,我校通过复审,被市教体局命名为全市第三批“依法治校示范校”。 我校开展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讲座 我校开展反恐防暴演练 |
|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