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图片

专题图片

县区图片

行业图片

社会团体

摄影艺术

时尚娱乐

习作随拍

活动锦集

会员作品

腊月里的温暖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龙在江湖

发布时间:2014-01-20 浏览:1824

 

腊月二十三,民间俗称为“过小年”。这一天,已经放假回到了老家。跟着父母亲在黄昏入夜之时一起“送灶”。父亲带着一家人来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是让灶王爷他老人家甜甜嘴。母亲经常在一旁念叨着一首儿歌:“辞灶辞灶,丫头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子要顶破毡帽,老婆子要条破裹脚。”
这一天的白天,在不绝于耳中鞭炮声中,老家人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打扫卫生、劈柴火和采购年货,好为新年营造一个焕然一新的环境。“劈柴火”就是把平时积攒下的树枝木块都整理成细碎的小块,便于投入炉灶,待近除夕时蒸馒头、炸丸子、烹调荤菜之用。
而准备年货是最受重视的任务。一年忙到头,外出打工的也回来了,总要借着休息时间好好聚一番,享受团圆之乐。挤身于农贸市场,边走边看。各种年货——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应有尽有,宽街两侧摊挨摊地摆了一里多里地。猪、羊、鸡、鱼、鹅、鸭,活的、宰杀洗净的鲜货,年糕、冻豆腐全有,给钱就约摸着砍上一大块,方便极了。绚丽多彩的年画、楹联摊位,更是夺人眼目,乡里人欣然地叫嚷着、手指着,在挑选可心的画儿、对联、“门神”与彩挂。面对这一幅幅宽窄、大小不等的精制楹联,口中喊出精准的尺寸,卖画的便熟练地在悬挂得满满当当的画轴中挑出中意的几幅来……
过了小年,母亲会利用晚上为我们兄妹几个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棉袄、棉裤,还有棉手套。记忆中,每每就着温暖的灯光,趴在火炉前写寒假作业时,就能看见母亲在灯下缝补着棉衣:因为眼睛老花,母亲缝补的姿势很辛苦,一直那么前倾着,细细的针线却在母亲的手中灵活地穿梭着。那一刻,窗外的北风“呼呼”地刮着,凛冽无比,母亲却在用针线诠释着她对子女们的爱。每每缝好一件,母亲便喊孩子到跟前试试合不合身,如果有不合适,再将线拆掉重新缝……兄妹几个的棉袄、棉裤就是在这样反复的程序中完成的。末了,还会在棉袄、棉裤的某个地方恰到好处地缝上些修饰,特别显眼;待穿着母亲亲手逢制的衣服出去玩时,常常引得村子里婶婶们的称赞……
冬让人生命中少了些奢华轻浮,血液中却多了质朴凝重。它已不是一个三言两语的季节,而是蔓延一季的断断续续感动着的心情。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投稿需知
下载说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广播电台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