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图片

专题图片

县区图片

行业图片

社会团体

摄影艺术

时尚娱乐

习作随拍

活动锦集

会员作品

十年爱心路不悔救人愿 记淮南市首位农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程晋涛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淮南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4-06-05 浏览:1602

         5月28日19时,在北京307医院,一袋意味着重造生命的珍贵血液输进了渴盼已久的一位山东患白血病汉子的体内。这份被誉为生命种子的宝贵血液就是当日中午刚刚在安徽省立医院采完的淮南市第一位农民捐献者、该市三和乡青年农民程晋涛捐献的220克造血干细胞悬浮液。

十年前的一次偶然义举终有善果

    2004年的5月,21岁的程晋涛开着出租车路过中华骨髓库首次在安徽采样的第一站——淮南采样现场,已坚持几年献血的他看到停有献血车便登车献血。当听工作人员说多留一点血样就可能多救一个人时,他也没多想,就匆匆多填了份表多采一点血样急忙赶活去了。这些年他一直坚持献血,但早把那多采的10毫升血样忘掉了,认为不会有那么巧合幸运的事让他摊上,根本就没想到等了10年当初随手填的一张表、多留的那个血样就真的能救一个人的命。此前当红十字的工作人员通知他,他的血样与一个白血病患者高分辨配型成功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那么幸运!兴奋开心了好几天。于是他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工作,进行捐献前的相关程序。他在一个工地上给一个老板开渣土车,干一夜的活,白天回家也要忙活,十分辛苦。但体检、复检,再忙再累,他都按时按要求办理,一向吃苦耐劳的他从没工夫注意自己的保养,可这段时间他十分注意自己穿衣、吃饭,不要感冒生病,要以最好的身体最佳的状态等待救人一命的那个神圣的日子。

不平坦的捐献路

    程晋涛是个善良憨厚的农家小伙,一心想着能尽快救人,但真要捐献了,还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自己可以完全做主。因为工作劳累熬夜,捐献前的第一次体检,他不想影响老板的工作,下了夜班没休息便赶去医院,结果体检不合格。这可急坏了他,他不相信1.85米、体重95公斤、年轻力壮、干起活来一个顶俩的他怎么会身体不合格。当工作人员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嘱咐他好好休息再去复查。当得知复检合格,可以捐献了,他喜出望外。

    而捐献时间确定后,又遇到了问题。采集期间捐献者需要住院6天,采后也要适当休息。因技术好、能吃苦、干活实在,程晋涛一晚上干的活比别人多得多。程晋涛捐献期间,老板需要临时找人顶替,得一笔不小的费用,还很难找到像程晋涛这样的好工。老板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要程晋涛给他找到好的替工,二是还要支付替工的工资,否则不同意程晋涛去捐献;要不就补偿他的损失,并辞掉程晋涛。这让程晋很是为难。淮南市红十字会一边向上级红十字会汇报,一面与其老板沟通、协商,争取理解和支持。经过努力,红十字会答应支付替工工资的情况下,老板才勉强答应他走。但厚道的程晋涛怕找个不了解的生人影响老板的工程进度,他好说歹说叫来了自己的小舅子代替他的工作,保障老板不受损失,这才放心离去。

    但临行前,问题又来了,此前他只把捐献的事告诉了爱人和在乡小学当老师的父亲,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可没有告诉年近花甲的母亲。他知道母亲是个农村老人,身体也不好,一辈子吃苦受罪,既不想让她担心,也怕妈妈不同意。临别,妈妈还是知道了,因为对捐献不了解,也没听说过,农村更没人做过这样的事,妈妈既伤心又害怕地哭个不停。但通情达理的母亲还是经不住他的劝说同意了,可一定要送他到医院看看才放点心。

    平时忙惯累惯了的程晋涛一下好好的住进了病房,不给出去,连吃饭也是送,这让他哪能享受了这样的清闲,加上他的腰受过伤、个子又大,睡不惯医院的床,他又急又躁,吃不好睡不着,几天下来瘦掉了6斤。这不免让大家担心起来。他假装镇静安慰起大家:“我身体这么棒,瘦这几斤没事,熬夜也惯了,几天不睡觉也没事,一定会捐献成功。”

小小爱心卡连着血脉连着两个家

     采集前,前来取造血干细胞的患者所在医院的医生转来了患者的孩子写的一个小小的卡片,但简短的几句话,是那么不一般:“恩人,虽然不知道您叫什么名字,但我们全家感谢您给了我爸爸第二次生命!让爸爸能够陪伴我、弟弟和妈妈。虽然我们不相识,但因为您的爱心奉献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实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全家对您的感激!……”程晋涛一遍遍翻看着那张小卡片,一丝丝微笑又沉重的表情浮现在脸上,他意识到这张小小的卡片沉甸甸的分量,承载着遥远的那一家人的希望,承载着一条活生生的生命之盼,他更意思到自己责任的分量。多少年也没给人写过信、送过贺卡的他用心地琢磨怎么给对方回复捎去他的心里话。傍晚他特意跟医生请了假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着他跑遍了医院附近的商店也没买到贺卡,便打电话委托妹妹一定帮他买一张。捐献前的那一夜他又是难以合眼。

    可小小的卡片上几句简单而饱含血脉深情的话怎么写才能表达他的心意呢,趟在采集的床上,殷红的献血顺着管道在分立的机器里飞速旋转分量那一点点救命的种子,他盼着快点再快点,那边在焦急地等着救命呢。眼看着预定的数字在一点点变化,他赶紧和当教师的妹妹、爱人和老妈妈一起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才让妻子代笔郑重地写下了全家的心意:“张大哥,虽然我们是陌生人,但我们拥有相同的生命密码。你是一个幸运的人,让我们流着相同的血液,愿我的爱心能给您带去幸福,祝您早日康复!”

    采集的针管一拔掉,程晋涛便迫不及待地坐起托着散发着他体温的那袋宝贵的造血干细胞悬浮液,看了又看,又赶紧叫妻子把那张小卡片拿过来给他过目,生怕漏掉了哪个字,不能表达他的心愿,于是满意开心地笑了。躺了5个小时的他使劲伸了伸酸麻的臂膀,晃了晃僵硬的脖子,慢条斯理地说:“我解放了,张大哥更解放了,有盼头了,值,真值!”逗的大家都笑了。他赶紧收拾起东西踏上了回家的路,任凭医生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怎么挽留也不愿休息。“我得赶紧回家睡个踏实觉!”

好人好事一箩筐

    提起儿子,妈妈总是忍不住骄傲地如数家珍,俺虽然是个农村家庭,儿子没上过多少学,他做的好事可不少。

    母亲身体不好,妹妹上学,哥哥要成家,程晋涛初中毕业就自食其力到处打工贴补家里,他做过厨师、开过出租车、打过杂工,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实实,什么活都干。为人厚道善良的他走到哪里遇到有需要帮助的总会尽自己的力量伸手相助。

    2009年刚入春的一个夜晚,天气依然寒冷,他开出租车在淮南火车站附近等客,突然看到一骑摩托车的人飞驰而过一头栽进绿化带里,其他租车司机围过来你一言他一语地议论,但就是没有人去施救的,程晋涛赶紧跑过来查看,只见一个男子浑身酒气摔在在绿化带中,不省人事,头部出血不止,他不顾大家的劝阻,立即拨打120,在现场看护伤者,又和120急救人员一起把伤者送到医院,并为其办理了急诊手续,垫了钱。一直陪到半夜伤者苏醒,叫来了家人,他才悄悄离去。

    2007年的9月正值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一天,一个女孩乘他的车,行李放在了后备箱。程晋涛回家打扫车里卫生时才发现后备箱有一个小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沓钱和大学录取入学通知书等,他想来想去判断出可能是那个女孩落下的,他顾不得吃饭赶紧驱车到公司,准备交给公司处理,可公司查找也困难,他又急忙赶到电视台去播放失物招领。第二天女孩顺利把东西领走了,他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扶起摔倒的老人,捎带遇到急事的人,寻找失主,帮助有困难的工友,等等,这样的事情他不知做了多少回。他说这些都不叫着事,就是顺便伸伸手。汶川地震时,他更是跑到乡里代表全家去捐款。他曾被评为公司“文明的士之星”,更光荣地入了党。

    在村里,提起程家,乡亲们有口皆碑,全家为人实在本分善良,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我们家有4个党员,3个儿子经常去献血,这在农村也不多,我们一家都是好人,晋涛又带了个好头,好人要当下去,好事也有做下去。妈妈自豪地说。

图1程晋涛正在注射动员剂。

图2程晋涛和妻子阅读患者孩子写来的爱心卡片。

图3省红十字会领导看望在医院采集造血干细胞的程晋涛、为其颁发荣誉证书。

图4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陈玉琴为程晋涛献花。

图5程晋涛采集造血干细胞结束后一家人合影。

图6程晋涛采集结束后拍照纪念。

图7市红十字会将程晋涛采集的22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交接给患者医院代表。

图8患者医院代表与程晋涛握手并表示感谢。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投稿需知
下载说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广播电台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