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图片网专栏作家潘集乡村采风 武 梅 5月24日上午,淮南图片网专栏作家农村采风活动在潘集区举行。 五月的潘集,榴花火红,麦田金黄,酥瓜飘香。淮南图片网专栏作家一行10人,在总编王运超的带领下,深入潘集农村开展了乡村采风活动。这次活动,旨在感受农村新气象,体验农民新生活,歌咏农村新面貌。 潘集区是淮南市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几年,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文章,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瓜果蔬菜产业。潘集区的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首先参观了位于平圩镇店集村的潘集书法俱乐部。在村部二楼的一个百余平米的大办公室里,正中摆放着一张巨型长条桌,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四面的墙壁上,挂满了书法作品。行书潇洒飘逸,草书龙飞凤舞,楷书雍容端庄,隶书珠圆玉润。这一件件书法作品,让人赞叹不已,让人无法想像,这些行云流水、力透纸背的书法都出自农民之手。 据介绍,由于店集村有传统的书法积蕴,活跃的书法爱好者就有20多人。2016年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时,有党员书法爱好者就提出,希望有个固定的习书场所,把这些爱好者集中起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村支部的积极回应。于是,2016年5月14日,潘集区书俱乐部在店集村诞生。如今,书法俱乐部已经成为店集村延续乡村文脉的载体。它不但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及地域特色文化,也使村民增强了情感交流和邻里之情,营造了和谐的村居环境。 离开店集村,在王运超主编的带领下,我们又参观了位于祁集镇黄岗村的“淮南市金太阳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知道我们要来,黄岗村党支部黄书记早早在“淮南市金太阳苗木种植就业扶贫车间”门前迎接我们。黄书记带着一顶草帽,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他带领我们参观了果园。在一望无际的果园里,梨树、桃树、柞树、葡萄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树下,散养着大白鹅和雁鹅,果园里还养着鸵鸟和孔雀。我们远远地看到一处高树,一问,黄书记说,那是竹柳,它们生长的地方是开挖鱼塘的土堆起来的,加上竹柳本来就高大,所以,那一片树木就显得异常突出。黄书记说,现在果园里的果实都还没有成熟,等到秋季果实成熟的季节,你们再来这里采摘水果,吃我们这里散养的雁鹅肉,还可以在鱼塘里钓鱼。我们心里充满了期待。 黄书记还给我们介绍,这个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其中就业扶贫车间200平方米,公共就业服务中心90平方米。这个扶贫车间,在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的同时,还为贫困户及附近劳动者就近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等服务。车间定位美好乡村主导产业,结合“精准扶贫“,拓展乡村旅游——自然田园风光生态百果园、绿色采摘园和生态养殖园,包括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科技食用菌种植、家禽自然放养、休闲垂钓。初步建成祁集镇农村新型农业主体的典范,成为祁集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6年以来,栽种各种树木200亩,其中梨树约80亩、葡萄约20亩、桃类约10亩,其他绿化苗木约90亩。目前,祁集镇黄岗村就业扶贫车间通过整合扶贫资金项目投资,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刚刚过去的5月18日,是淮南市第三届潘集酥瓜节暨扶贫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我们的这这次潘集乡村采风活动,当然也不会错过潘集酥瓜。 最近几年,酥瓜成了潘集的一张小小名片。它以香、甜、脆、酥,成为沿淮地区的特色瓜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潘集酥瓜种植面积达1.5万亩,酥瓜生产合作社、企业共36家,种植户3500户左右,全区从事酥瓜生产人员2万多人,年产值2.2亿元,瓜农户均增收2万元。可以说,小小的酥瓜,为潘集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大的贡献。 此次活动开展得很圆满。一天的采风,让我们感受到:如今,党的政策好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也已成为人们的向往地方。我为生在潘集这片沃土而感到自豪。 (注:武梅,淮南图片网潘集分站站长) |
|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