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一梦到了江南,却找不到当年的那条雨巷。

细细听,一曲《江南雨巷》丝丝入耳,细细的咏叹,那古琴弹出的不只是音乐,还有浓郁的深情和《雨巷》旧时的情景。

在音乐如诉的视觉图案中,我看到有身着旗袍的女子,撑开了江南的神韵。

只是伞下的女子没有了丁香的郁结,那阳光般的笑容,明媚了这烟雨江南,也丰富了这条古朴巷子的美丽色彩。

踏着琴声那委婉的节奏,执伞而行的旗袍女人走过,古老的建筑上,斑驳的苔痕上就镌刻上了她们的身影。

时光碎而清浅,心,如梦幻一般的虚幻缥缈,仿佛听见旧时那江南女子清唱的曲调,宛转悠扬,空灵了这个喧嚣的浮尘。

仿佛感觉到了那撑伞而行的女子,也如我一般,只是一个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过客。

她们走在那条已经不是青石板的小路上,轻抚那白墙黛瓦,细品那雕花老窗散发出来的独特风情。

我知道,这不是那条真正的《雨巷》,像这样的江南雨巷很多,也很普通。

但是,走在这样的雨巷里,仍然可以感受到恍如隔世一般的遥远,也能够感受到这条古朴的雨巷从没改变过的最初。

如果轻轻的抚摸着高墙,那些在手指下还是可以感受到那些痕迹,那些斑驳是流逝的过往流年,美丽而沧桑,古老而厚重。

虽然,那墙早已不是最初的纯白色,但一样可以印证历史变迁的色彩,不突兀,不耀眼,依然美的自然而然。

有人说,江南是水墨做的。在一张的宣纸上,任意的勾勒,都有着绵绵的情韵。

灰白的墙面上,或是青砖灰瓦的屋檐下,生长许多青苔,有的苍绿,有的干枯,就像是岁月的脸谱,沧桑或古朴,给人一种生活的静。

那种悠然平静的美,于厚重的滚滚丹青里,洗练一卷经典的诗章,映照着每一位前来寻梦的人,在雨巷,寻找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而我踏梦而来,又在寻找什么呢?

此时,我宁肯以假为真,这条旧巷在我的眼前就像是一处经典的古迹。我不敢眨眼,也不敢挪动双脚,我怕走进去惊醒古巷的梦,怕破坏了那份古老与雅韵。

这雨巷,仿佛就是前世的流转,在瞬间,我突然感到自己的陌生。江南盛世的华章,也在这陌生里渐渐离我而去,我感觉世间的苍老与琉璃的浅散,就像是落花的宋词一样。

如果说是沧海桑田,换了人间,古老的繁华曲折成记忆的烟波,我为何没有遗憾?如果说,千年一梦,前世如尘过,一年又一年,我为何不曾忘却?

世间所有的色彩与功利,最终只是一场虚无。那条真正的雨巷,已经在我内心深处老了,瘦弱成了经典的意像。

天下之大,大莫如情。凡事都是有因果的。生活中,苦也好,甜也好,贫也好,富也好,生死终究有它自己的归宿。尝尽生活的味道,人生也就有了味道。

在雨巷外闲情赋诗,杯盏问茶,饮之悟道,我非昨我,江南雨巷也不再江南。

真正的雨巷,是不带有任何华丽色彩的,也不需要任何的语言去修饰。它的古朴、端庄、秀气是出于自然的。

用柔软的吴越方言去描述,雨巷的时光就像《诗经》里衣着素雅的女子,站在水边或桥上忘情的等待。

真正的雨巷,一身铅华伴着琴声而去,我不属于那个时代,心中却向往着那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