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用户][帮助





微信封面.jpg

承办单位:淮南时尚光线传媒 关键词检索:
网站首页 | 纪实图片 | 县区图片 | 行业图片 | 社会团体 | 时尚娱乐 | 摄影艺术 | 会员作品 | 活动集锦 | 习作随拍
我为淮南写首诗 百姓看新华 书法绘画 国际国内 防控专题 情满中秋
>>信息之窗: 更多信息>>
首页 >> 一户都不能落下
一户都不能落下
文章来源: 作者:武梅 [查看该作者其它文章]
发布时间:2019-07-23 16:10:37 浏览:1528

张艺谋曾导演过一部很有名的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该片讲述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只有十三岁的女孩魏敏芝被找来临时代课一个月。水泉小学学生辍学情况非常严重,当时只剩二十八个人。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不会教书,但她牢记着高老师的叮嘱,紧紧地看守着学生。十岁的张慧科为给家里还债,辍学进城打工去了,她决心把他找回来。人海茫茫,环境陌生,她历经曲折,终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找回了张慧科。影片表现出魏敏芝坚强不屈的性格。

由此我联想到高皇镇的扶贫工作。高皇镇党委、政府,在扶贫工作中,本着“一户也不能落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想方设法,多思路,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带领全镇人民在共同富裕奔小康。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牢记使命,心系群众,攻坚克难,一心为民的主人翁精神。

QQ图片20190723101918.jpg

扶贫工作是近几年政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鼓作气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富民强国伟大目标道路上必须克服的一项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扶贫工作的讲话中,多次提到:全面小康路上,决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因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高皇镇党委和政府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的会议精神,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精准扶贫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积极行动,制定周密的扶贫工作计划,从党政一把手,到全部科室成员,全体动员,包村包户,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为高皇镇的全面振兴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高皇镇位于潘集区东部,东邻怀远,西靠淮潘公路,北跨泥河,南依淮河,与市区隔河相望。是潘集区一个较大的农业重镇。全镇辖区总面积76.2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个社区,257个村民小组,5.4万人口。境内汤渔湖湾,是淮河干流上的21处行蓄洪区之一,是淮南市民的大粮仓和菜篮子,为淮南市人民的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高皇镇境内无厂矿和大型企业,经济来源渠道少,缺少支柱产业支撑,而且境内的汤渔湖湾又经常遭受洪患,基础设施较差,致使乡村经济薄弱,全镇经济相对落后,这也使得高皇镇贫困村的数量相对较多;又由于大病、残疾、无劳动能力等多种原因,也造成了全镇贫困人口较多。这些都是制约高皇镇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因素,因此,高皇镇的脱贫攻坚任务也十分艰巨。

微信图片_20190622205042.jpg

但镇村两级领导干部,在上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扶贫工作中,不等不靠,首先压紧压实扶贫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人,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镇党委与各村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与全体机关干部签订承诺书,配合帮扶联系人,帮扶干部真正深入一线,深入贫困户了解真实情况,因户施策,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截止2018年底,全镇7个贫困村有6个出列、11342958人实现脱贫。

其次,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开展特色种植养植业扶贫工作,创新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输血”不如“造血”,扶贫是“帮扶”而不是简单的“施与”, 帮是为了不帮。换句话说,帮助再多的钱物,都不如给贫困户找到挣钱的方法和门路。贫困户能够自立自强起来,靠自己的能力走出贫困,这才是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高皇镇党政领导,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开展扶贫工作:

微信图片_20190622205017.jpg

一是强化园区建设。高皇镇充分发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利用财政扶持资金入股大户,建成了大集村特色种养业扶贫产业基地、段湾村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基地、民主村蔬菜扶贫产业基地等特色种植业和养植业扶贫产业基地,每年可增加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集中利用财政扶持资金105万元入股大户建成孙岗、朱岗、苏咀、胜利等贫困村特色种植业基地2处,特色养殖业基地1处,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3万元;二是加强主体带动,培育安徽众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淮南运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建成蔬菜产业扶贫产业园、葡萄产业扶贫产业园、食用菌扶贫车间、现代农业观光园、特色经果林扶贫产业园、林木繁育基地、水产养殖示范基地。采用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运用订单、股份、劳务等方式,实现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支持贫困户自种自养。对有条件的贫困户,鼓励他们自种自养,充分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他们实施特色种植养植业扶贫到户项目,帮助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开展订单生产,实现社会化服务;四是想方设法为贫困人口安排就业岗位,实现就业脱贫。这些帮扶措施的实施,成就了一批脱贫致富的典型

微信图片_20190723162600.jpg

朱岗村段某先天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家里生活一直贫困。淮南市工商局扶贫工作组进村后,就帮助其筹措资金,在村里开了个小商店,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大大改善了他全家的经济状况,实现了脱贫致富。我去采访段某时,他满怀感激地说:“如果没有扶贫,没有商业局扶贫工作队干部的帮助,就没有我家现在的幸福生活。”民主村一队的程峰,是个勤劳的农民,可因身体残疾,不能人事重体力劳动,因此,家庭生活一直贫困。扶贫工作队进村以后,了解到他家的情况,为他家申请贫困补助的同时,将扶贫产业项目带到他家让他选择。程峰身残志坚,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养殖业。他在家养了三头牛,又和妻子一道,利用家里的七亩责任田,建起了10个蔬菜大棚,采用科学种植法,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和种植品种,分别种植了萝卜、莴笋、芹菜、香菜等蔬菜,做到不同的时间都能有蔬菜上市,提高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如今,程峰一家不仅稳定脱贫,而且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光明村陆友春前几年因病致贫,政府首先帮助其享受了低保补助、签约家庭医生、改建了危房、减免了新农合费用,最主要的是对他家进行了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根据他的家庭情况和他的身体情况,政府帮助他建起小型养鸡厂,发展养鸡产业。如今,陆友春全家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战胜病魔的信心也大增。

QQ图片20190723101928.jpg

第三,全面落实健康脱贫政策。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就全镇的贫困人口来说,因病致贫占有很大的比例。我采访大集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徐勇时;朱岗村扶贫工作队干部舒军生时,他们都说,本村的贫困户,大都是因病因残致贫。因此,健康脱贫也是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这些情况,镇党委、政府和扶贫工作队,首先全额为所有的贫困户代缴新农合费用,镇卫生院还免费为贫困人口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对一般贫困户发放300元医疗救助卡用于医疗自付部分,对有慢性病和重病患者发放500元医疗救助卡用于平时住院自付部分。这些政策,为贫困户的健康筑起了一道防线。龙窝村贫困户何文田,就是一个健康脱贫的最大受益者。十几年前,他因一场自己全责的交通事故造成高位截瘫,完全失去劳动能力。顶梁柱的倒塌、高昂的医疗费,把整个家庭拖入贫困之中。十几年来,由于对家庭和孩子存有愧疚,对自己身体的担忧,他曾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是妻子的不离不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才使他放弃轻生。但由于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妻子身上,最近几年,他的妻子也积劳成疾,一家人的生活陷入更大的贫困之中。开展专项扶贫工作以后,政府首先将他家定为建档立卡户,享受各项政策补助。特别在医疗保障方面,更是给了全额的帮扶。为其代缴新农合费用、签定家庭医生服务、发放医疗救助卡,连他妻子生病住院,都是政府全额买单。我每次去他家走访,何文田都会很感激地说:“共产党对我太好了,对我全家都太好了。是党和政府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也给了我全家新的希望。我真心感谢政府感谢党!”

QQ图片20190723101923.jpg

第三,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是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抚智。因此,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镇领导非常重视教育扶贫,他们根据《潘集区学前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资助实施细则》(潘扶组【201814号)、《关于做好2018年“雨露计划”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潘扶组【20186号)等文件精神,本着不让每个孩子因贫失学的原则,尽最大能力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们对全镇贫困户子女就学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然后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帮助贫困户解决教育扶贫资金问题。至今,全镇没有发生一例因贫辍学的事件。

第四、突出光伏扶贫项目实施。目前,我镇的贫困村已由原来的7个减少到1个,而且计划今年(2019年)出列。除了上面所说的那些扶贫措施的实施以外,得益于政府突出光伏扶贫项目的实施。高皇镇在2016年开始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并于当年年底并网发电,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带来收益。2018年、2019年,各驻村工作队又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分别在民主村、朱岗村、大集村、苏咀村、段湾村等贫困村兴建光伏电站,发展村集体经济,全面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全村脱离贫困。

除此之外,镇党委、政府在扶贫工作方面,还注重强化日常工作管理,认真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最终,只有一个目的:以奋斗的姿态,振兴高皇镇的经济,让全镇人民共同富裕,一户都不落下,把高皇镇建设成为潘集区,乃至淮南市的经济强镇。

但完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还需要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靠政府、领导、群众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共同奋斗。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取得脱贫攻坚战役的完全胜利。高皇镇一定能够兴旺发达,繁荣富强;所有的高皇人民,都一定能过上富裕安康的好日子。


关键词:

评论列表

你好,请 登录或者注册 后再进行评论。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投稿需知| 下载说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广播电台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
返回顶部
 
在线QQ
联系电话
13505548206
联系电话2
18949682288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