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地方戏发出时代新声
潘集区芦集镇戴庙村现代推剧《陶七脱贫》昨日首场演出
观看的村民都说接地气

9月11日下午,现代推剧《陶七脱贫》,在潘集区芦集镇戴庙村首场演出。
这是潘集区在脱贫攻坚战中,积极探索文化扶贫工作,坚持以文化引领促“智志双扶”的一项活动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典型事例。村民们观看后都说:很受教育。很接地气!


潘集区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有效探索文化扶贫工作,坚持以文化引领促“智志双扶”。区委区政府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本土作家挖掘扶贫领域典型事例创作文艺作品,以扶贫一线故事为创作素材,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淮南地方《陶七脱贫》等推剧,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进事迹以文化的力量传播到全区贫困群众心中,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以及广大一线扶贫干部的工作激情.



原创现代推剧《陶七脱贫》,讲述的是一位溜街转巷卖凉粉、爱喝酒又懒惰的农民“陶七”,因其妻子玉兰患慢性病致贫,家庭成了村里的扶贫对象,在精准扶贫的政策下,通过驻村扶贫工作队“葛队长”、扶贫专干“晓杨”多次上门走访,又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并实施精准帮扶,从而立志自主发展并脱贫的故事。剧情中,扶贫工作队为陶七家联系自主发展小额贷款新建蔬菜大棚,并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在大雪之夜,扶贫干部冒着严寒为陶七家清扫大棚积雪,最终使大棚避免倒塌,保住了扶贫成果,让陶七、玉兰夫妇深受感动,发自内心决定改头换面不做懒汉,要自主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


《陶七脱贫》剧本紧扣当前精准脱贫时代背景,主创人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自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符合大众审美观。剧情反转曲折、轻松活泼,唱词格调高雅、自然流畅,用沿淮群众喜爱的推剧唱腔,让观众喜闻乐见,在享受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中感悟了解国家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小剧本反映大题材,表达了扶贫先扶志、脱贫不能等靠要的思想主题。也充分展示了一线扶贫干部的工作风采,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和舆论支撑!









新闻媒体对演员以及编剧作者进行了现场采访。最后,大家共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