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过后的孔城老街

凡是梦境涉足的地方,对我来说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她的美丽,就是诱惑于她的传说。

孔城就曾于我充满了诱惑,那是因有太多的诗词句章在我的记忆中徘徊,仿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越发对孔城眷念着、向往着。

终于,随着夏季的一阵热风,我来到了这里,来到了有着1800年历史的孔城老街。

老街,流连的地方很多,你可以一步一步地深入其中。

你不可能记住每一处的特点,但每一处都可以让你有印象。

走进老街,就走进了一幅画,一幅纯朴自然的水墨画。

那自明清以来的建筑,幻灯似的在你眼前迭现,恍惚得让你仿佛走进那个年代。

剥开岁月风尘,老街曾经繁华而美丽的容颜,蒙了些灰尘 有点发黄,但木楼的古老纹路,似乎能够看见老街的先祖们辛劳的手印。

沾满青苔的明朝石板,清朝的滴水岩,也还残留着历史的气息,更远的像唐诗宋词中浪漫,已经模糊的看不清了。

远处尘封的古屋、紧闭的门窗和幽静的青石巷,依稀可见当年的影子。

光阴呀,留给我们的是岁月拂拭、风雨剥蚀后斑驳的容颜,有些萧索,有些沧桑,但正如一坛深埋多年的好酒,一经开启,便会芳香四溢,老街的美或许就在这里。

如所有的古街一样,孔城老街也是一块青石板紧挨着一块青石板。悠长的青石板被无数的脚步打磨得光滑锃亮,而那一道道被独轮车推出的辕痕,如同记忆的唱片,将曾经商贾云集的繁华旧梦,深深地刻进历史的音轨。

这些深深的印辙,流淌着多少南来北往的车夫辛酸的汗水啊。

不仅这些印辙,那凸凹不平的青石板,又使多少过客的脚底生茧?

孔城老街也是一间房屋紧拥着一间房屋,连成一片的徽式建筑,将屋顶隔成抑扬顿错的琴键。

街的两旁,一律是店铺。暗黑的铺板已经没有多少光泽了,多少年了,阳光恩赐过,风雨眷顾过。

无数个晨下晚上,也使它的底气明显不足了。

店铺的上面是阁楼,阁楼是雕花的格子窗。那上面似乎还映着青春少女的影子,不知她是否还在倚窗想着少女的心事?

攀援木梯,登上阁楼,推开虚掩的窗门,探身俯视,阳光下沉睡的老街,满眼都是明清时代的古朴厚重。

走进迂回的穿枋走廊,犹如步入迷宫,厢房回合,曲径通幽。

孔城老街的房屋大多幽深狭长,你可以从长长的过道里,看见阴暗潮湿的地面,暗绿的苔藓肆意地疯长,一层覆盖一层。

推开老街大宅喑哑的木门,走进一方四合院。

满地青砖,被时光铺上幽绿的苔痕;从天井流下来的阳光,如一方温暖的手绢,镶嵌在阴冷潮湿的地砖上。

不知这阴冷潮湿的地砖上承接过多少岁月的天光,也不知有多少孩童,站在上面看星星和月亮。

走上吱吱响的木楼,冷不丁会撞上陈年的蜘蛛网,这一撞,也不知撞破多少年。

那伤痕累累的井沿,勒断过多少拴水桶的绳索,又有多少女子的辛酸和勤劳被刻进。

站在街头,一眼望去,斑驳的青砖黛瓦,光亮的临街排门,幽深隽永的重楼叠院,错落有致的高脊飞檐,古色古香的镂花雕窗……

每一处景致,都透着浓郁的神韵,让人流连忘返。

瓦缝里偷偷伸出葺葺穗序的狗尾巴草,在晨风中摇曳;墙角处慢慢爬上来的苔藓,在朝阳里打盹。

褪色的墙体上,旧式商号的陈迹隐约可见;风干的排门上,铜质门环已镀满了层层绿锈,这是时间留给老街的印记。

我试想着那些曾今住在这里的人们的样子,他们每日在这里做饭、休息、生儿育女,这里如是又有了家的味道。

所有这些古街的画面,从我的眼前一一掠过,再一一集中,然后浓缩,就会浓缩出一段历史。

我不可能看到这一段历史的过程,但老街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而且走得很有条理,很有气息。

孔城老街,就是岁月的产物。多少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去了,唯独它,还在风蚀残年,实让人唏嘘。

这样也好,可以从中寻出一些东西来。其实,每一个来的人,都在寻一些过去的影子。

过去的生活,没有谁经历过。依稀只有书籍或者上一辈的口述。一代传一代,传到现在,老街就老了。

街,老了,就叫老街。

老街是岁月留在土地上的古画,搬不走,也不可复制。它不知疲倦地颠簸于岁月里,从1800多年前一直走到现在,实属不易。

或许,你走过的每一块青石板,都可能有过一段故事。

你撞破的每一张蜘蛛网,都可能掩藏着一个秘密。

你走进的每一个店铺,都可能有一段不寻常的传说。

你看到的每一个阁楼,都可能深藏着一段少女甜蜜的爱情。

一切都是那么的深奥,一切都是那么的诱惑,一切却又极其自然。

远去了,岁月里,老街还在走。

走得从容,走得苍茫,走得厚实。不卑不亢,不悲不喜,铅华洗尽,淡泊宁静。

而我却情不自禁地迷失,不知今夕何夕,今宵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