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用户][帮助





微信封面.jpg

承办单位:淮南时尚光线传媒 关键词检索:
网站首页 | 纪实图片 | 县区图片 | 行业图片 | 社会团体 | 时尚娱乐 | 摄影艺术 | 会员作品 | 活动集锦 | 习作随拍
我为淮南写首诗 百姓看新华 书法绘画 国际国内 防控专题 情满中秋
>>信息之窗: 更多信息>>
首页 >> 《电影礼赞新中国》苏登芬
《电影礼赞新中国》苏登芬
文章来源: 作者:苏登芬 [查看该作者其它文章]
发布时间:2019-12-05 10:54:01 浏览:1170

微信图片_20191205105455.jpg

电影礼赞新中国


苏登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的今天,总喜欢怀旧,喜欢追溯过去的一些美好记忆,特别近段时间,多家省级卫视都在播放电视剧《冰山上的来客》,让我想起幼时“独立”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同名的《冰山上的来客》。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一派极富民族风情的异域风光,身边回响起那首曲调优美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微信图片_20191205105617.jpg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父、母与村里人聊起这部电影时,总说“这部祖国的电影拍得真好看。”后来我才渐渐知道,老乡们总是亲切地把革命战争、民族团结和阶级斗争等红色电影称为“祖国的电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成长成熟的年代,也是我们常看“露天电影”的时期,那时什么都匮乏,唯有淳朴的民风和质朴的乡风令人难以忘怀。六十年代想看电影很难,有《苦菜花》等。七十年代时一个公社只有一个电影放映队,从县电影公司租来片子,然后去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地轮回放映,全公社有十几个大队,轮到一次差不多都要月把半月,公社所在地放映在中学的操场上,操场很大,可容得上万人一起观看,平时操场偶尔用作开大会的场所,有一米多高四角方方的舞台,台前两边有水泥立柱,放映时幕布就拉在两边的水泥柱上。每逢放映时,公社附近几个大队的村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争先恐后汇聚到大操场里,碰到精彩的片子,象《少林寺》等武打故事片,十里八村的甚至十几里外的人都赶来,个个看得兴致勃勃,有时电影放散,回到家已是半夜三更了。而住的近的村民往往近水楼台先得月,捷足先登从家搬来长条凳,小板凳等占据前面的好位置,而那些远来的人就只好站着看,或搬几块砖头踮脚看,更有一些顽皮的小孩干脆爬到树上或篮球架上看,有时若因家中有事来迟了,干脆站在银幕背面看反背电影。

微信图片_20191205105503.jpg

虽说路程远了点,但电影我们可没少看,一旦听说哪有电影便听风就是雨,伙伴们盲目地跑去,像疯狗咬蛋似的,时不常的还闹过笑话,电影没看上,打打闹闹疯了半夜,第二天大人们问看的什么片子,曰:“战斗英雄白跑路”?

父、母拉着我看电影时,总是那些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后来接着看一些战斗片、故事片,《地道战》、《地雷战》、《敌后武工队》、《闪闪的红星》、《上甘岭》、《烈火中永生》、《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洪湖赤卫队》等电影场景,至今一幕幕记心头,那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电影插曲和主题歌一经点播,我还能哼上一段,我想这就是祖国的电影”的独特魅力。《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的豪言;《红色娘子军》中“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的壮语;《霓虹灯下的哨兵》中“拒腐蚀,永不沾”的意志;《狼牙山五壮士》中“八路誓死不当俘虏”的气概;《青春之歌》中林红慷慨赴义的悲壮;《铁道游击队》中“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旋律……相对我辈脆弱的生命,都如同空气和河流一般更为韧性和持久的存在。

微信图片_20191205105448.jpg

我想,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观看所有祖国的电影”,虚弱的人会变得坚强、萎靡的人会变得昂扬、悲观的人会变得开朗,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祖国正持续走向繁荣富强。


关键词:

评论列表

你好,请 登录或者注册 后再进行评论。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投稿需知| 下载说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广播电台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
返回顶部
 
在线QQ
联系电话
13505548206
联系电话2
18949682288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