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游泳回来想喝点酒,翻箱倒柜发现这瓶酒,“老虎油”酒,估计存放也有一二十年,打开味道十足,喝起来口感特棒,不比“劲”酒差,为什么“老虎油”销声匿迹?淮南酒文化需要传承。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始,有一种名为“老虎油”的滋补型白酒风行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各国人民不知道其酒产地安徽省淮南市位于何方,但是对“老虎油”酒却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从这个角度说“老虎油”酒既宣传了中国货品的优质声誉,也宣传了中国、安徽、淮南。
清朝康、乾年间,淮南洛河才子方简(1711~1785) ,考取功名,曾任国史编修。但历经宦海之后,他深感波浪险恶,不易久滞,加之安徽同乡兼本家,著名文学家方苞善意提醒,遂离开京城,回淮南洛河街老家以诗酒农桑度日。乾隆第三次下江南时,偶染时恙不愈,太医们束手无策,皇帝震怒。方简得知后,带上当地用藏红花、元肉、白人参、鹿茸、豆蔻、砂仁、蜂蜜、冰糖、红曲米、枸杞、冬虫夏草等28味中药炮制的“洛涧春”酒,星夜赶到庐州府(今安徽省合肥市)献贡。乾隆饮罢,精神大振,龙颜转悦,乃御赐其酒名“老虎油”。
集众多优点于一身,“老虎油“顺理成章地获得1930年南洋劝业赛会最优奖、1990年全国食品“奔马奖”、1988年首届“熊猫杯”全国营养食品研评会获铜奖、1988年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88年华东地区保健品高层研讨会金奖等多种奖项。1988 年5月,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黄镇在淮南视察期间,饮用“老虎 油”补酒后,赞赏不已。
然而沧桑变幻,造化作弄。由于种种历史因素,21世纪初,“老虎油”补酒令人惋惜地停产。#淮南身边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