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图片可查看“我为淮南写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豆 腐 上 的 故 乡
(组诗)
文/江南咏春
◎瓦埠湖,以浪花表白
东淝河的近亲,晃动万亩穗香
大片阳光砸在胸口
积攒的品味,一浪撵着一浪
从柔软的郊外,划向古城的峥嵘
树林把绿扶起
繁荣湖面的表情
这深不见底的楚国身世
波澜,淹没我的掌心
薄如蝉翼,目光缓缓掠过
生怕一不小心划破
几声鸟鸣溅飞湿漉漉的回声
似秋的片段,被芦花托起
故乡的月,点亮一捧湖水
一根枯枝悬挂在树上
如我思念的白发
被风吹乱,贴在额头
即使浪花带天然的土腥味
也常常连同月色咕咚咕咚喝下
发福的肠胃就不会断流
更不会,被任何干渴击倒

◎龙湖,沉默的美
天空把蔚蓝倒进湖里
城市便有了花朵的形状
兜着美立方游过来
辽阔炊烟弯曲的张力
南门浮雕墙奔腾着春秋的光芒
石阵缝隙间渗透凹凸的智慧
蹲下来,贴近境界的深浅
停顿成一杯茶,心,冒着热气
拐过在望桥,便有双手
在一朵莲花里挽起
谁的脚步在等水中的云
轻轻一碰,绿就醉了
这大碗的留白噙一轮满月
三分小醉,偎依在盛开的灯火
贴着波纹,抱紧拳头
朝煤城的历史作揖
◎淝水中枯荣的剑气
停摆的钟面,时针指向东晋
经幡飘扬,似摇曳的橹
荡起一壶酒的纹理
风云,以草木的姿态
在岸边布局虚掩的门
河道,勒紧疆域的铠甲
排列的冷兵器,寒气逼人
勇与谋,把一腔血性收紧
以少胜多的传奇惊心动魄
前秦的锋芒,在此折断
士兵的呐喊与战马的嘶鸣
早已被流水收走
带锈的箭矢,软埋了时间
谁的弓弩,谁的车辙
水加深一米,黄土就增厚一层
嵌在将军岭的陶片
释放的釉色,缓慢沉淀下来
似遗产,归寿州所有
在液态的历史长河里,浪花

◎在寿州夜色里来碗月光
街道像一张长方桌
火苗把暗点燃
各种辣,紧咬着菜单
即使没风,依然步步逼近
霓虹把影子爆炒
各种招牌菜,亮出身材
抛来妩媚的眼神
给我的嗅觉加热
远道而来的方言
混杂在汤汁里,味蕾
也撒上淮南口音的花椒粉
染红短裙挑剔的小嘴唇
夜光着膀子,跌落
在护城河里仰泳
水也抖出了大嗓门
老板,给我再来碗月光

◎豆腐上的故乡
月光从珍珠泉回家
给八公山披上嫩滑的外衣
仿佛煤城的身子
刚刚洗过,走出谷物
一块块立体的白
藏干净的文字
和小葱亲近,省略吆喝
凉拌出一道人品
把阳光和雨水掺进去
似鸟鸣,清脆历史的剧情
味道插上翅膀,拍打成
远近闻名的特产
刚出锅的四季豆腐
一副妩媚模样,筷子戳戳
贯穿的小孔,仿佛是
通往故乡的隧道
其貌不扬的脸蛋
俘虏了多少人的舌尖
木筷以仰望的姿势停在空中
豆质的故乡那么软
放到嘴里,咂咂,就化了

【简介】
姚明,笔名江南咏春,芜湖人。安徽省诗歌协会会员,省散文家协会会员,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文散见《诗歌月刊》《骏马》《九州诗文》《散文诗刊》《作家天地》《人民日报•海外版》《安徽工人报》《诗词报》《安庆日报》《芜湖日报》等。
一、征稿范围及时间
1、征稿范围:面向全国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征集作品。
2、征稿时间:2020年5月1日——2020年12月30日。
3、评审时间:2021年1月1日——20日。
4、颁奖时间:2021年2月。
二、征稿要求
1、征稿体裁:现代诗。
2、稿件篇幅:组诗或单首诗均可。
3、作品主题:以抒发对淮南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爱、赞叹、崇尚之情等为主要内容。
4、征文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内容必须积极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所有来稿一律用Word文档,注明“我为淮南写首诗”字样,直接发送邮箱:921851691@qq.com。稿件需注明真实姓名、联系地址、电话、邮箱等信息,便于获奖后尽快取得联系。
三、相关工作。
1、作品展示
征集到的作品经初步评选后,将陆续在淮南图片网“我为淮南写首诗”专栏配图推送。活动结束后,对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荣誉奖作品将结集出版;同时,将邀请省内外书法家书写获奖作品并在淮南市有关景点展出;另外,对于每一首获奖诗歌,还将征集与诗歌内容相对应的摄影作品(稿酬另付),在淮南图片网专栏发表并收入作品集一并出版。
2、作品评选
作品征集结束后,将组织评委会评选。
3、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2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1000元),荣誉奖10名(奖金400元)、优秀奖若干名(奖金200元)。均颁发证书。(评委作品不参与一二三等奖的评选。)
4、颁奖典礼
作品征集活动评选工作结束后,将邀请有关方面的领导、文学界知名人士、部分获奖作者等,举办颁奖典礼。
四、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
淮南图片网。
2、联办单位:
《安徽诗人》编委会。
淮南市文学艺术交流协会。
3、承办单位:
淮南时尚光线文化传媒公司。
4、支持单位:
三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坤翔有限公司
淮南中科盛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淮南文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金得信商贸有限公司
淮南市御秀祺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墨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制作:胡凤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