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游子雪松老师
——纪念在新冠病毒中牺牲的诗人陈松老师
文/周永梅
记不清在哪个诗群,看到雪松老师发的诗作链接,打开后给他留言点了赞,雪松老师便加我微信好友,因此有了微信往来。
不久,雪松老师邀请我进了风起中文网,在风起网上,偶尔发了几首不成样的小诗,雪松老师看到后每首必会留评鼓励。虽然未曾谋面,不曾了解,内心却感觉到了几许温暖,从雪松老师先前的微信头像上,看出了一位大师风范具有的特点,那就是平易近人。
2018年2月中旬的一天,接到雪松老师电话,说孩子给他申请了个公众号,准备办微刊,邀请我做他平台兼诗歌之城(雪松老师与别人合办的平台)编辑,从他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里,听出了安徽乡音的温暖,当时我在外省市几家平台与博客义务做着编辑,心想着既然安徽老乡那么抬爱更应该义不容辞,接了电话,二话没说,爽快答应了下来。
3月17日,雪松老师电话告知我,让我进入平台编一期风起论坛【风筝笔会】征文作品展示(8),还听他嘟哝着说:他的侄儿总编牧村,老说他编辑的哪儿哪儿不行,他说他六十多岁的人了,能编辑这样就不错了......后来雪松老师忙的时候或者出门在外,就微信留言或电话告知,让我进入平台编辑推送。
日子一晃到了2019年,一天雪松老师电话告知,说准备在家乡寿县举办一次采风笔会活动,届时邀请我参加笔会。四月初果真收到雪松老师发来的:缘聚寿州第一届《珍珠泉》文学笔会电子邀请函,顿觉激动。笔会的前一天,雪松老师电话里还特意嘱咐我:明天早点来,帮我们招呼招呼远道而来的诗人们。
参加雪松老师组办的首届珍珠泉笔会,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我和雪松老师总共只见过四次面,还是通过会议),不高不矮身材适中,穿着套藏青蓝的西装,脚穿黑色系带皮鞋,里面条纹领带打在白色的衬衣上,微圈的头发,满脸的络腮胡子,戴着厚厚的近视镜,艺术家的派头里多了几分沧桑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和他的微信名联系起来。
笔会那天,来自湖北、江苏、江西、浙江、河南、河北等省和本土作家、诗人共80余人,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许辉,朦胧诗代表人物梁小斌,著名作家陈斌先、中国缘酒集团董事长、著名诗商黄晔,安徽《作家天地》杂志社社长韦金山等,参加了笔会活动。
从雪松老师对待每位参会者的态度与热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心火热的人,一个不屈眉折腰的人,一个不会迎合奉承的人,一个不唱高调的人,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雪松老师,您在寿州接二连三的举办会议,让寿州城又火了起来。
晴天里一声霹雳!2020年1月25日中午,雪松老师电话通知我,到平台改一个别字。年三十那天,记得发的图片互相问候(年初二我偶遇风寒发低烧,持续咳嗽没看微信,)谁能料想到啊?2月初竟突然传来雪松老师病逝的消息。谁能料想到啊?新冠病毒能传染给雪松老师并夺去了他的生命?
最近,在校对雪松老师的几部诗集时,从他那一千多首诗里,可以看出一位游子诗人的饱经的沧桑与切切的思乡情怀。游子雪松的诗是四季的乡愁,是精神返乡的佳作。爱与哀愁,在乡愁里挣扎,也在乡愁里丰腴,灵魂,在乡愁里皈依。
今天是五月十六了。凌晨两点多,阵阵凉风吹打着窗棂,透过纱窗飘了进来,小区内静的出奇,既听不见邻家狗儿的狂吠,也听不见蛐蛐儿的叫声。
雪松老师,昨天是你在那边过的第一个五月初五,不知道那边有没有飘香的粽叶?有没有泛起的龙舟?有没有抱石投江的屈原?
一页春秋史,万载留韵长。 雪松老师啊,您虽然远走他乡,但您却走不出众多诗人的心,走不出安微诗人的心,走不出寿州诗人的心!走不出诗友们的心!

2020.6.26日草笔,6.27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