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用户][帮助





微信封面.jpg

承办单位:淮南时尚光线传媒 关键词检索:
网站首页 | 纪实图片 | 县区图片 | 行业图片 | 社会团体 | 时尚娱乐 | 摄影艺术 | 会员作品 | 活动集锦 | 习作随拍
我为淮南写首诗 百姓看新华 书法绘画 国际国内 防控专题 情满中秋
>>信息之窗: 更多信息>>
首页 >> 童克震: 报告文学《 难忘的潘集红色教育基地调研之行》
童克震: 报告文学《 难忘的潘集红色教育基地调研之行》
文章来源: 作者:童克震 [查看该作者其它文章]
发布时间:2020-07-12 17:53:19 浏览:1232


 微信图片_20200712181359.jpg

报告文学《 难忘的潘集红色教育基地调研之行》


童克震


6月11日上午,凤台新四军研究会组织凤台红色教育专家调研团,到潘集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参观调研,开启了2020年度凤台县新四军研究会调研新篇章。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调研包车在通往潘集路上奔跑,我的红色教育新潮感怀也在内心的血液中奔跑。说实话,凤台红色教育基地真可谓星光灿烂,与潘集红色教育基地连成一片、相互辉映,并继续在一大批退休革命老干部辛苦努力下,不断取得闪亮全国的丰硕成果,使淮南红色教育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为社会和谐、文明提升、教育提质、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能不由衷地从心底发出礼赞。

微信图片_20200712181817.jpg

潘集区新四军研究会对我们调研高度重视,不但派专门领导接见和陪同,还派出资深摄影家、导游全程服务,是这次调研丰富而深入。在潘集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园门前,我们领略了整个园区的规划图,再现了当年烽火岁月战影。翻开历史断叶,不难看到,我们先辈先烈在潘集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有着高深的斗争方法和战略智慧。


这里虽然地处偏僻,但容易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容易建立根据地,此地时间不长就开展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19块统日民主根据地之一。它横跨苏、皖两省,幅原辽阔,物产丰饶,城镇密布,人口众多,东达大运河,西抵淮南铁路,北依淮河,南临长江,扼贯穿境内的中国陆上交通主动脉之一的津浦铁路,直逼汪伪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微信图片_20200712181738.jpg

我们听解说、看资料,再通过石碑记载,才知道这里发生一系列抗日斗争、抗日宣传、根据地扩大成果,永远在淮南大地彪炳史册、正能量无限。


这里既有大河湾芦苇荡“平家滩伏击战”,从淮南田家庵开着汽艇西进的日军被潘集抗日军民打的人仰马翻;这里有“夜袭老牛坟日军碉堡战”,让日军夜间望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八公山胆战心寒;这里有一次把日军几百人打的鬼嚎的“苏徐村阻击战”……


不难看出,当时浩浩大河湾,茫茫青纱帐,都是抗日烽火中的锐利刀枪,潘集是淮南抗日斗争的一处灯塔,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智大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抗日斗争胜利奇迹。

微信图片_20200712181801.jpg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新花……,这些荡气回肠、惊天动地的战歌,就是对抗日英雄最崇高的礼赞。在潘集抗日民主纪念园里,仍然存放着先辈先烈使用过的驳壳枪、望远镜、大刀长矛和火铳……,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抗日军民形成的人民战争大海,注定要把侵华日军彻底埋葬。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调研,总结写出更扎实、更有分量调研论文和教育成果来,凤台新四军研究会会长缪纯新,给我们做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红色教育调研再动员,王志强副主任给我们介绍了潘集抗日历史简况;吕登保主任给我们介绍抗日战斗场景,余志华主任给我们介绍先辈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郭学亮老师给我们做了抗日烽火快捷式回顾……整个调研生动、深刻、震撼、活力。


 一次调研,一片收获。我深深感到,凤台和潘集新四军研究会工作者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着余热,把淮南红色教育推向全国,这是“心灵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红色教育春风”,这是励志、教育、旅游领域新的源泉,这也是我们淮河儿女给党的生日礼物。


据了解,每年来潘集、凤台红色教育基地缅怀、悼念、考察、调研、学习、教育、交流、励志团队络绎不绝,每次调研活动都助推着党史、军史、革命史资料的完善,都助推着凤台、潘集等淮南大地腾飞,更为我国红色教育更上层楼树立一座丰碑。

  微信图片_20200712181753.jpg

童克震,男,1969年出生,建筑专业毕业,曾进入河北新闻学院深造。是当今国内知名时评人,多家媒体专栏评论作者。现为淮南市作家协会理事、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会员,凤台作家协会理事、会员,淮南市收藏协会淮上研发中心凤台办事处秘书长等。1990年开始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诗歌、小说、散文、杂文等,尤其爱好杂文、评论写作。自2005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文化月刊》、《学习月刊》、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瞭望周刊、半月谈、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美国侨报等300余家国内外媒体发表评论5000余篇。接受过美国亚太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七套、英国BBC电视台、淮南市电视台采访。现为《珠江晚报》特约财经评论员、《成都网》特约评论员,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均有《评论专栏》。本地任职为凤台旅游局、茅仙洞风景区管理处宣传部主任,凤台新闻网、凤凰台特约评论员,《河南广播电台》、凤台电视台《文化生活》频道特邀评论员等。

关键词:

评论列表

你好,请 登录或者注册 后再进行评论。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投稿需知| 下载说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广播电台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
返回顶部
 
在线QQ
联系电话
13505548206
联系电话2
18949682288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