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光影变化 定格精彩瞬间
---记集团公司第五届职工艺术节摄影类作品一等奖获得者夏瞳
在今年集团公司第五届职工艺术节“镜像·家”摄影展中,来自煤业公司张集矿党群工作部的宣传文化干事夏瞳创作的摄影作品——《希望》荣获一等奖。
90后的他,深爱摄影,不论是新闻拍摄,还是艺术创作,他都倾心尽力,在捕捉光影变化中记录一个个精彩瞬间。

执着追寻摄影梦想
今年27岁的夏瞳,参加工作前,是一名解放军空军战士。在部队当兵的那些日子里,当时智能手机还未像今天这样普及,为了记录下在部队的生活,他经常从网上查询哪款手机拍照像素高、效果好,性价比高……为此,他省吃俭用,终于购得了一款拍照效果好的手机,自那以后,拍照成了他业余生活的全部。
摄影是门艺术,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参加工作后,夏瞳闲暇之余,买来了很多专业书籍,用心钻研如何取景、构图、控制景深、曝光等摄影基础知识,并请教专业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井上井下、矿里矿外成了他的“练兵场”,带着执着的追求,他的作品走进了矿区各大媒体,经常在各类摄影展中获奖,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顾名思义,快门就像一扇门,这扇门打开的时间长,进光量就多,打开的时间短,进光量就少……”夏瞳拿着相机向笔者介绍。

日常工作中,从事宣传工作的夏瞳需要经常采写稿件,新闻宣传是一件需要创作灵感的工作,遇到思路“短路”之时,他常常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风景来获取创作灵感。摄影更是如此,要将精彩作品瞬间定格,就特别需要创作灵感。
夏瞳认为,生活像一把琴,工作像一支曲,只有演奏者刻苦磨炼,精心弹奏,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
说起摄影,夏瞳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没有多余的爱好,业余时间就喜欢打打篮球,锻炼身体,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不能匮乏,出去采风,可以陶冶情操;拍摄唯美的东西,使人心情舒畅,而在日常工作中拍摄的一切可以折射出矿井发展历程的照片,见证着矿井发展的每一步,其自身不仅是拍摄者,更是记录者,创作的快乐更在其中!
夏瞳常说:“摄影给人带来愉悦,哪怕是再累有再多烦恼,端起相机的那一刻,你会自然专注、放松,一切烦恼、疲惫烟消云散。”
用相机讲述故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摄影就是拍照。然而要把精彩瞬间定格,留下美好记忆,并成为众人眼中的永恒,其实并不那么简单。一张张可以“读出故事”的摄影作品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其背后反映的是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及风土人情等内容。
摄影家皮特·亚当斯说过:“好的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谈起这次获奖作品——《希望》的创作过程,夏瞳介绍,作品中职工们戴着口罩,三三两两的站在每层楼的走廊处,并向外望去。低处仰望,盘旋楼梯的上方是蔚蓝天空,这是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夏瞳说,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创作的作品,题为《希望》,何为希望?是源于全国上下举国同心抗击疫情的希望,是疫情期间感染病毒患者战胜病魔的希望,是全国医护人员向着疫情宣战的希望,这是作品创作的由来,而图片中人物的构思,展现出了煤炭行业虽是特殊行业,但是集团上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返岗后扎实做好疫情防范措施,一刻也不松懈的深刻内涵。

“摄影一定要有真实性、表达性,这样的作品才有故事。以前我喜欢拍风景,现在更喜欢拍人物,即使拍风景,也一定要有人物在画面里,因为有人的照片才有温度、才有情怀。”夏瞳说。
别看夏瞳年纪轻,但对于摄影的见解感悟颇深,他认为摄影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要用镜头讲述人和生命的故事,要在还能扛起设备的时候多拍一些作品,并对自己的作品给予否定,因为最好的一张永远在明天,这是他对摄影的定义。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有梦想就要一直前行、坚持到底。夏瞳在摄影的道路上,一路向前,追逐着属于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