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有个蚂蚱庙
张李乡的很多人都知道张李有个蚂蚱庙。可这个蚂蚱庙位置在哪里?为什么用蚂蚱命名?是做什么用的?那里还有些什么东西?却知之者甚少。
先看看《寿县志》的记载:

遗址的地点记载有误,应该是张李乡张李村塘东组西北约350米处,也就是现在的张家祠堂以北。

上图红杠地方为蚂蚱庙遗址,红圈地方为张家祠堂。
《寿县志》为什么称为
蜡庙(书面资料亦称八蜡庙)而不称其为蚂蚱庙呢?
说说“八蜡庙”:
八蜡庙,乃古时祭祀之名。夏时称谓嘉平,殷代称作清祀,周时称为大蜡。旧时于每年十二月,在农事完毕之后,祭祀诸神,以祈祷来年丰收。所称八蜡即为八种神:一为先啬,即神农;二为司啬;三为农;四为邮表畷;五为猫虎;六为坊,即堤防;七为水庸,即水沟;八为昆虫,即蝗螟之属,祭之以免虫害。
由此可见,八蜡中的第八神即蝗螟之属。由于蝗虫(蚂蚱)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人们便建庙祭祀蝗虫。
《寿县志》记载为
蜡庙是有道理的,八字前面加个虫字,看来与昆虫有关,也就是说这个庙是专门祭祀蝗虫的,所以人们也就称其为“蚂蚱庙”。
结论:“八蜡庙”是古代称谓,“蚂蚱庙”是现代人的俗称。
其实,八蜡庙的“蜡”字,读音为“zha”,曰八蜡(bazha)庙。“bazhamiao(八蜡庙)”说久了,听上去也就成了“mazhamiao(蚂蚱庙)”了。
蝗虫问题,比你想的更厉害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规划(2014-2020 年)》,原话:“目前,我国蝗虫常年发生面积 2.8 亿亩次左右,分布在 20 个省(区、市)”。其中,“草原蝗虫常年发生 1.8 亿亩次左右”,剩下的1亿亩次,基本就是农牧业地区。
蜡 祭
祭祀昆虫,是讨好自己对付不了的对手。希望它们来年捣乱不要太过分。每年的祭祀活动就在收获后的腊月(亦称蜡月)初八日——腊月腊八。
几块陶器残片
好奇之余,本人考察过
蜡庙遗址,有幸捡拾到几块残片。残片与《寿县志》记载所描述的完全一致。

鬲足

陶鬲实物图

铜鬲实物图

篮纹(其形如竹篮的条状纹)

集堆纹 绳纹 篮纹于一体

鼎足(别称:小鬼帽子)
几块残片已无价值,但它却记录了蚂蚱庙至少3000年的沧桑;蚂蚱庙已不复存在,但它告诉人们张李这一带至少3000年前可能就有了人类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