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山公园游感
胡焕亮
身居闹市马龙中,饮雨餐风却郁葱。
碉堡遗存留史册,警钟长啸厉兵戎。
山脚平坦宜歌舞,树荫清凉适练功。
此处何曾真有虎,不须李广夜开弓。
依胡焕亮老师韵《山南中央公园游感》
孙登先
漫步园林曲径中,水旁树荫伴清风。
竿升起处烦无恼,鱼弄酣时笑有容。
一片草坪铺绣锦,半湾镜面映长空。
双双留影柔情醉,胜景迷人喜乐融。
另韵和淮上老骥《虎山公园游感》(新韵)
苏林生
悠悠碧水映长空,浩浩蓝天驾彩虹。
对对白鸥迎贵客,双双紫燕恋深情。
人歌人咏山林里,杯去杯来酒肆中。
阅尽苍桑豪气在,挥毫泼墨写平生。
读淮上老骥《虎山公园游感》而感
魏龙恩
山不算高藏虎龙,大明王气再寻踪。
万人坑处云楼起,双堡周围花影重。
曾为珠城添故事,又随淮骥逛新容。
眼球已被文图引,无限风光待梦逢。








安徽蚌埠:虎山公园发现战争遗迹,两座暗堡很是隐秘
虎山,位于蚌埠市蚌山区,原名老虎山,因山体形似卧虎得名,民间也有说是刘伯温命名。
传说朱元璋初定天下后,命令刘伯温到家乡凤阳为自己的父母寻找合适的陵地。当来到陵墓西三十里处,看到一湖一山交相辉映,认为这是一块兴盛之地,并给此湖命名龙子湖,山名老虎山。
老虎山的山脚下为近些年新建成的城市公园,一直是周边市民散步悠闲之地,山路也被台阶很好地分割出来,以方便市民游玩,公园里绿树成荫,春夏秋都盛开着鲜花,走在这里很是惬意。
老虎山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山上至今还有当年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军事建筑。1937年8月,日军开始对蚌埠进行空袭,而当时的老虎山作为中国军队的弹药库。解放战争期间,老虎山上也发生过激烈的战斗,这些残存的军事建筑就是当年国民党军修建的。
沿着崎岖的山间小道前行,在茂密的丛林中,会发现一座地堡。这座地堡高出地面不到一米,建于山体的最高处,但不知为何地堡的顶盖被掀掉。地堡上半部分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底部为青石基底,墙壁厚度约60公分。一共有三个机枪孔,通过射击孔可以俯瞰整个山体,绝对是易守难攻。
另外还有一座暗堡,相比于前一个这个保存得较为完整,内部有烟熏的痕迹,想必早前还有人居住其中。这个暗堡的建筑格局和前一个相仿,设计口皆是内宽外窄,这样的设计可以加大射击口,同时减少内部人员的伤害。
虎山已经开发成公园,这几处战争遗迹也应该修复一下。虽然我们现在远离战争,但可昭示后人,告知战争的可怕性和危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