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娇 . 缅怀蚌埠大铁桥建桥英烈
胡焕亮
晴空雁裂,水天相接处,日光辉映。千里长淮东去疾,临岸秋风清冷。钢铁飞龙,时空凝序。专列穿梭骋。沧桑百载,中华名册彪炳。 遥想风雨当年,蒋军夺路,轰炸忙逃命。神勇我工兵将士,潜水抢修危境。为国捐躯,舍身洒血,遗愿当承秉。巍巍宏志,神州祥泰昌盛。
念奴娇
敬奉毛主席《昆仑》韵以和胡焕亮先生《缅怀蚌埠大铁桥建桥英烈》词
魏龙恩
2021/10/29
铁凌淮渎,几经叹,楚水淮山移色?百万逃兵如鼠窜,仇恨珠城声彻。南北分彊,浦津断线,风浪欢鱼鳌!而今康复,好多英烈堪说!
今酹流水丰碑,清风明月,怎忘桃花雪?只为当年殇六勇,路虎凭君剿截。凶水潜龙,寒潮刺骨,舍命新中国。日车千过,思之谁不心热!
老蚌埠 | 建桥烈士纪念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京沪铁路淮河大铁桥建桥烈士纪念碑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大铁桥南端西侧旁边,始建于民国38年(1949年),是为了纪念人民解放军抢修被南逃的国民党敌军炸毁的大铁桥而光荣牺牲的我铁道兵三支队王吉珍、刘建国、王焕伦等6位烈士的英雄纪念碑。
该碑由碑基座、碑身构成。碑基座为砖混结构,外饰水磨石。因年代较久,且在铁路桥旁边,震动较大,碑身现已有多处开裂。2009年4月,蚌埠市博物馆配合蚌埠淮河管理委员会开展淮河堤坝维护工程,将该碑加固且整体抬高(拟作未做),并改善纪念碑周围环境,以便能更有利于市民的参观纪念及缅怀烈士的伟绩。
“建桥烈士纪念塔”坐落在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南端西侧的淮河大堤上,距铁路线仅几步之遥。纪念塔建成于1949年7月1日,是为纪念淮河轻便桥的建成和在建桥过程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塔建成之时,铁路大桥还没有恢复通车,大桥南端也没有如此密集的建筑,淮河上只有一座为火车临时通行而紧急修建的轻便木桥。
1949年初,淮海战役的胜利吹响了解放江南的号角,仓皇逃窜的驻蚌埠国民党军队,再次将大铁桥炸毁,企图迟滞人民解放军渡淮南下的脚步。淮河大铁桥被炸毁后,给南北交通运输和人员往来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保证部队南下和渡江支前工作的顺利展开,解放军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全力抢修淮河大铁桥,来自山东的王吉珍等十几名工人应召来到蚌埠,参加修桥工作。
1910年,王吉珍出生于山东荣城的渔民之家。15岁时,开始随父出海捕鱼,在风波浪尖上,练就一身好水性。是这批潜水队员中经验最丰富的一位。到达蚌埠后,王吉珍立即带领十几名潜水队员开展了对蚌埠大铁桥的修复工作。王吉珍担任潜水队长,带着潜水队员立即投入了冲洗河床、清理河底障碍物、用石头堆砌墩基等工作。然而,国民党军队撤离时,对大铁桥进行了彻底的爆破,修复难度远远超过预期。由于时间紧,为适应渡江支前工作的需要,驻蚌埠的华东支前司令部决定先搭建一座木质铁路便桥。然而,要在水深十几米的淮河底部,建设桥墩是十分困难的。为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在陆地做好的沉箱,沉箱沉到水里后,在箱内装上石块,使之稳定不动,成为桥墩基础。当第七号桥墩沉箱下水时,卷扬机钢绳突然断裂,沉箱未能到达预定位置。为使工程顺利进行,人必须潜至河底,重新把钢绳挂勾挂到沉箱上,再把沉箱重新吊起放到设计位置。为此,潜水队长王吉珍抢先下水了。
因连续施工,淮河水泛着土黄色,水下工作全凭丰富的潜水经验和熟练双手摸索。在连续5次下水作业后,王吉珍终于固定了两处钢索。此时,他尽管已非常疲劳,但仍不顾劝阻,坚持第六次下水工作。在水下接第三个挂勾时,王吉珍被湍急的暗流冲到沉箱的空格里,潜水帽螺丝被扭掉,潜水衣被冲破。王吉珍几次试图挣脱,终因身体极度疲劳而失败,牺牲于七号墩基处,时年39岁。
1949年7月1日,淮河铁桥轻便木桥建成通车,津浦铁路再次全线贯通。而由于长时间超负荷水下作业,加上汛期临近水流湍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有刘建国、李鸿顺、周福贵、周建成、任武志五位潜水队员相继牺牲。解放军铁道兵团第三支队建立了一座烈士纪念塔,塔身镌刻着为修建淮河大桥而牺牲的王吉珍等六名烈士的英名。
1982年建桥烈士纪念塔被蚌埠市政府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蚌埠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蚌埠市淮河大铁桥 711 票数:28 #现代桥梁# 京沪铁路淮河大铁桥又称蚌埠淮河大铁桥,位于蚌埠市蚌山区蚌埠港东约500米处,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该桥始建于1909年11月,1911年5月建成通车。该桥为固定型桁梁桥,全长570米,单车道。是连通我国南北的一重要交通大动脉,同时也是我国现存保存较完好的铁路桥遗址,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历史价值。大桥现仍在使用。 所在地/隶属: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岁月静好"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百科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蚌埠市淮河大铁桥的所属企业/主题/所有人主体无关,词条主体可以提供资料认证申请管理本词条权限免费更新资料,也可以因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快速在线向网站提出反馈修改! 版权声明 反馈 价格参考 + 目录 基本介绍 景点景观 历史沿革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大桥始建于1909年11月,1911年5月建成通车。该桥为固定型桁梁桥,全长570米,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是连通我国南北的一重要交通大动脉,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是我国现存保存较完好的铁路桥遗址。1982年被市政府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景点景观 建桥烈士纪念碑位于大铁桥南端西侧旁边,始建于1949年,是为纪念人民解放军抢修被南逃的国民党敌军炸毁的大铁桥而光荣牺牲的王吉珍等烈士的英雄纪念碑。由基座、碑身构成,碑基座为砖混结构,外饰水磨石。是蚌埠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历史沿革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该桥始建于1909年11月,1911年5月建成通车。该桥为固定型桁梁桥,全长570米,单车道。是连通我国南北的一重要交通大动脉,同时也是我国现存保存较完好的铁路桥遗址,现仍在使用。1937年日寇侵华,国民党撤退时曾将1~7孔梁破坏,1938年9月日军将1、2、3孔修复,并将破坏严重的4、5、6、7部分桥梁更换。1949年1月解放战争时,大铁桥又经历了多次破坏、修复。在解放后至2005年间,蚌埠铁路局曾多次对该桥桥梁进行修复和加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