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主题教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校党总支深入开展“学党史、强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中央巡视安徽反馈意见暨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动员会,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领全校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赴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开展学党史·红色阵地教育活动;赴上窑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献礼建党百年”主题手抄报比赛和“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比赛,并结集成册;《取燧》校报辟“英烈谱”专栏,刊发英烈事迹;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

我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党总支书记、校长陈国武(中)在会上讲话

我校党员赴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开展学党史•红色阵地教育活动
二、持续开展文明创建,助力“创城”攻坚战。
为打赢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我校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认真学习关于做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通知精神,引导大家自觉参与创建工作;全校教职工利用周末时间主动参与对教学区和家属区的大扫除,党员教师还积极响应“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参加社区组织的“净城行动”志愿活动。校园内醒目位置悬挂标语、制作宣传展板、电子屏展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等内容进行集中宣传,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体育锻炼等良好习惯的养成;组织学生志愿者上街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活动,传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行为。市教体局领导也多次到校指导文明创建工作。2021年我校被评为淮南市第二届文明校园。

在义务劳动中,老师们与自己的“战果”合影
三、第四轮三年发展规划圆满收官,开启新一轮发展规划。
11月17日,淮南市教育督导第一专家组对我校第四轮三年发展规划终结性督导评估工作进行现场验收,督导组专家集中对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督导评价,认为淮南十三中领导班子对规划理解清晰,坚持规划引领,规范办学,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依托三大重点发展项目推进“适性教育”,规划达成度高,近三年来中高考成绩突出。
为帮助我校做好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推进学校规范化、特色化办学,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12月31日,我校邀请教育督导专家陈自明对第五轮三年发展规划(初稿)进行把脉支招。学校根据专家意见对规划作进一步修订完善,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学校发展主体意识,彰显办学文化特色,以规划引领学校未来三年的全面发展。

我校邀请教育督导评估专家陈自明(右侧左一)对学校第五轮三年发展规划把脉支招
四、通过特色学校复评,特色创建成果斐然。
6月5日,我校顺利通过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复核验收。复评组专家认为,淮南十三中高度重视学生的适性教育,特色创建的办学思路清晰,能够找准特色创建的落脚点,立足特色项目课程化,适性教育实现教育方式从“重教书轻育人”到“教书与育人并举”的转变,特色创建成果斐然。
在“学习强国”平台举办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活动中,陈国梅老师指导的王振宇同学入围,张博雅同学荣获中学组一等奖。在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文旅厅等部门联办的安徽省第四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陈国梅老师指导的张博雅同学荣获一等奖,王振宇、孙长萍、吕不韦等3位同学荣获优秀奖;张洁老师指导的宋星乐同学荣获三等奖。在全市“书香战疫,阅读阅美”读书征文活动中,张洁老师指导的管彤同学荣获初中组二等奖,焦玉喜老师指导的权家璐同学、陈国梅老师指导的李娜同学荣获初中组三等奖,李天林老师指导的邹良江同学、张岚老师指导的牛金月同学、朱玲娜老师指导的胡欣悦同学荣获高中组三等奖。在市关工委、淮南日报社主办的“党在我心中”淮南市中小学生庆祝建党100周年征文活动中,焦玉喜老师指导的贺文翰同学荣获中学组三等奖,李天林老师指导的张雅妮同学和段昌富老师指导的李久昕同学荣获中学组优秀奖。在市作家协会、市新华书店主办的“我与新华书店的故事”征文比赛中,段昌富老师指导的祁萌同学荣获三等奖,指导的朱墨轩、孔靖等9位同学荣获优秀奖;焦玉喜老师指导的李雨希、牛运来、孙雯悦、徐籽杉等同学,孙全娅老师指导的朱江月、潘刘元同学,张含老师指导的黄若轩同学,陈庆文老师指导的郭含雨同学,孔丹丹老师指导的宋雨夕同学,陈国梅老师指导的吕不韦同学,李天林老师指导的余张艳同学荣获优秀奖。
在2021年安徽省青少年七人制橄榄球锦标赛暨U系列比赛中,代表淮南市出战的我校男子橄榄球队荣获第六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队员刘彦成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称号。
左梦程、程子豪同学荣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刘彦成、张新晨同学荣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孙梦晗、吕文川等35位同学荣获我校第四届“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徐籽杉同学荣获2021年度淮南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2021年安徽省青少年七人制橄榄球锦标赛,我校橄榄球队上场参赛

徐籽杉同学(左)荣获2021年度淮南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在发布会现场
五、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做到防控教学两不误。
疫情还在继续,防控就是责任。我校始终把防疫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校内多种宣传渠道,向广大师生明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营造校园防疫氛围,增强广大师生的科学防疫意识、卫生健康意识,让学生对疫情防控的知识再学习、再巩固、再熟知;做好师生日常健康监测,提醒动员及时接种疫苗,构建群体性免疫屏障;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食堂、宿舍、教室定时消杀、通风,确保校园安全,建立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以最细措施、最严管控,做到防控教学两不误。市教体局领导也多次到校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工作人员对食堂操作间进行消毒
六、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
我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双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加大对家长的宣传力度,通过家校共育,促使家庭和学校在“双减”问题上同向同行,形成合力。严格控制作业量,难易适度,课内作业可以保证大部分学生可在课堂上完成;结合学校实际落实课后服务,切实做到“三不”(不上新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实现课后服务内容丰富多元化,开展社团、兴趣班等综合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学生的视力健康保护工作,开展预防近视宣传教育活动,每天安排眼保健操,多次对学生视力进行检测,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的良好习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市教体局领导多次到校指导工作。

学生开展穿针引线实践活动

学生在进行视力监测与筛查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高考再创佳绩。
加强师德建设。召开关于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全体教师签订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对照专项治理重点内容填写《淮南市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对照检查表》,规范从教行为。加强研修培训。积极组织参加高中新课程培训以及各类教学培训活动。朱东梅、戴钰、严登枝、常金晶等老师在第三届“七星杯”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荣获二等奖。操翔老师参加淮南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团队化研究第三组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日活动。李丽红老师主持的市级立项课题《如何让当地优秀的非遗美术文化走进中学美术课堂》顺利开题,其书画作品《田园牧歌》入选市文联、市美术家协会组织的“讴歌时代,圆梦小康”淮南市美术作品展。在全市中小学论文评选活动中,田征老师荣获一等奖,高文娟老师荣获二等奖。在全市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田征老师荣获一等奖,陈善勇老师荣获二等奖,张含、王惠惠老师老师荣获三等奖。在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李丽红老师荣获高中校组一等奖。强化常规教学精细化管理。开展毕业年级教学视导,召开学生座谈会;加强各年级段考管理,形成教学质量分析机制;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作业批改情况并反馈。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增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市教师进修学校校本研修工作验收专家组对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给予好评。张岚、陶铸、祁玉群、陈庆文、陈庆凯、张洁、陆楠、顾树文、朱东梅、李军等10位老师被评为我校“十佳最美教师”。田征、陈善勇、张宇、王永国、李丽红、李军、陈庆文等7位老师荣获市级“骨干教师”称号,张鹏翼老师荣获市级“教坛新星”称号。段昌富老师荣获全省关工委“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中考,李承昊同学被淮南一中英才班提前录取;在参考的154人中,有22人达700分以上,42人达650分以上,52人达600分以上,完成中考预设目标。在参加高考的100余人中,文化课本科达线6人(其中2人一本达线),艺术类本科达线15人,体育类本科达线6人,橄榄球类本科2人。8月30日《安徽青年报》整版报道了被高校录取的陈文俊、李耀威2位同学的优秀事迹。

我校市级立项课题《如何让当地优秀的非遗美术文化走进中学美术课堂》开题,专家朱兆龙(左三)、刘立武(左二)、沈杨杨(左一)在开题仪式上

《安徽青年报》2021年8月30日第3版整版报道了被高校录取的陈文俊、李耀威2位同学的优秀事迹
八、全市气排球赛首次夺冠,人文关怀温暖人心。
我校常态化组织校内教职工气排球和篮球比赛,在淮南市教育体育系统第三届“红烛杯”教职工气排球赛中,我校运动员奋力拼搏,在全市34支参赛队伍中以不败战绩首次荣获冠军。举行“庆元旦”教职工系列趣味文体活动,“三八”妇女节为女教职工举办花艺沙龙活动,开展感恩教师节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教职工健康体检,开展各项慰问活动,学校的人文关怀,使广大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市教体系统第三届“红烛杯”教职工气排球赛,队员们夺冠后与校领导合影

我校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花艺沙龙活动,大家与自己的作品纷纷留影
九、《取燧》校报迎来百期,《安徽青年报》频频亮相。
20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校校报《取燧》也迎来创刊100期,淮南市作家协会主席金妤、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会长方川、淮南市新四军研究会,以及市内外兄弟友好学校校报校刊编辑部纷纷发来祝贺,对我校及学生寄予殷切的希望。在第八届全省中小学校报校刊评选活动中,《取燧》被评为“优秀校报”,校长陈国武荣获“优秀校长支持奖”,编辑段昌富被评为“十佳校报校刊编辑”。3月8日《安徽青年报》专版介绍了我校《取燧》校报,并刊发了王雅楠和张博雅2位同学的习作。4月26日《安徽青年报》“阳光中学生”专栏以《桃李耕耘育芬芳》为题全版刊发了段映雪、李悦和程芝怡3位同学的先进事迹。8月30日《安徽青年报》“扬帆起航新学期”专栏整版刊发了刚被高校录取的我校陈文俊、李耀威2位同学的优秀事迹。

淮南市新四军研究会为我校《取燧》创刊100期发来贺信

《安徽青年报》2021年3月8日第6版整版介绍我校《取燧》
十、全力做好后勤保障,真正服务教学一线。
我校各部门做好各项维护工作,保障学校教学正常运行,总务处及时更换、维修洗手间的水管阀门、班级的灯管和门,信息中心及时处理“班班通”系统问题,保卫科组织各种疏散演练,资助中心对贫困生资助帮扶,解除了广大师生的后顾之忧,保证了安全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2021年初的冬天,气温持续走低,最低达零下9℃,整个学校的自来水供应突然意外中断,严重影响了教学区全体师生和家属区的正常生活。总务处迅速组织后勤人员紧急检查各供水管道并立即联系了水务部门帮助,关闭管道总阀门,凿开地面,对地下管道仔细排查,最终找到漏水点。经过全体人员争分夺秒、不畏风寒的彻夜抢修,终于在第三天完成修复,恢复了校内用水正常供给,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对师生生活造成的不便。紧接着学校实验楼和1号家属楼的水管也因低温爆裂,总务处又及时进行抢修,恢复正常供水。入夏后,天气炎热,部分班级的电扇因为使用时间久而转速慢,学校重新购置了一批新电扇。为尽早用上新电扇,总务处水电工杨传龙冒着高温酷暑,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班级及时更换,为学生创建更加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水电工杨传龙在更换班级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