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种抒怀
淮上老骥
夏收春种轮回节,辛苦农家四季忙。
汗水禾间勤灌润,饩粮仓廪好储藏。
丰年盈囤弥珍贵,隆世安民益富康。
美梦成真须国盛,和谐共建保恒昌。

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是几月几号?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芒种”又叫“忙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达到黄经75度便为芒种。

芒种节气的含义 芒种节气的由来
芒种一般是每年的6月5日左右,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开始,不仅像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这一节气前后也表示进入梅雨季节,不仅雨量大,而且气温也逐渐上升。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太阳过黄经 75°,天道行南偏东南方。丙山,八卦属离,九紫火星。阳历六月五日前后开始,稻谷成穗。此时可种有芒之鷇物结实成穗,故名为芒种。
芒种时太阳到达黄经75°。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我国古代将芒种节气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节气是很忙的节气。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子急种谷"。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从以上农事可以看出,到芒种节,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这是说华北地区4月芒种,小麦就成熟了,而5月芒种麦子还未成熟,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前边讲过的"二月清明桃花开,三月清明定不开"一样,都是因为阴历算法造成的。按阴历计算,一年实际上是354或355天。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天数要少10-11天,因此必须三年一闰(有时是两年一闰),补充所短的天数。闰月时,节气不是提前就是推后,因而芒种有时在4月,有时在5月。我国农民深知4月芒种由于打春早,节气推前,所以种庄稼就种得早,要种在芒种前,6月芒种,就把庄稼种在节气之后,这是一种"死节气、活办法"的科学种植方法。“芒种糜子急种谷”,糜子是一种生长期最短的禾本科植物,早熟品种80天可以成熟,即使晚熟品种,也不超过100天就能成熟。它是大秋作物最后播种的庄稼。所以华北地区遇到天早无雨,其它作物误了节气时,多用它来弥补,同样能获得好收成。在正常的情况下,芒种种糜子时,种谷也可以成熟,但谷子比糜子生长期长,有可能遭受冻害,因此说“芒种糜子急种谷”。

依韵和淮上老骥《芒种抒怀》
苏林生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映入池塘。
无踪金浪收粮足,有序耕田播种忙。
四夏生机村激动,三农景象镇张扬。
升高温度何来惧,静气平心品茗香。
注:“四夏”指夏收夏耕夏种夏管

步韵胡焕亮老师《芒种抒怀》
丁娟
催耕布谷农田乐,麦子丰收种稻忙。
暑热青蛙荷下寂,温高雀鸟叶中藏。
相逢巧手描新梦,有约今朝奔小康。
绿绕家园劳动美,由人眷恋颂其昌。

依韵奉和胡焕亮老师《芒种有感》
张雨生
芒种期间白日长,抢收抢种两头忙。
播麻播豆栽红芋,抗旱抗洪插稻秧。
节令梅天真觉热,夏粮国库正储藏。
新鲜瓜果街全是,病毒仍然严控防。

步韵和胡焕亮老师《芒种抒怀》
杨东市
风吹万亩香飘溢,陇上千村割麦忙。
劳动歌声随处在,丰收美景入梦藏。
喜惊旷野心情爽,多感人民体力康。
处处高吟仓囤满,当然醉唱国家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