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蒿
淮上老骥
生命顽强生漫野,芳香四溢效能多。
循环血液促消解,调节肠脾疗疾疴。
思邈药囊不缺少,郎中碾子总研磨。
青枝绿叶厌旁逸,杂病疑难信华佗。

步和淮上老骥《艾蒿》
魏龙恩
端阳挂艾为什么?甲乙灸经医疾多。
大盗关元温住世,药王三里愈烦疴。
灼肤宋祖自分痛。书帖醉翁常琢磨。
仕女枉花千百万,鲍姑一炷美佗佗。
【大盜】宋绍兴年间有江湖大盗王超,年过九十仍精神焕发,肌腴肤润,盖从“黄白住世之法”,春夏际日灸关元穴所致。【药王】孙思邈活百四十岁,其《千金要方》多载艾灸治百病之法。【灼艾分痛】赵匡胤给弟光义炙艾,弟呼痛,自已也炙肤试痛故事。【书帖】欧阳修有《灼艾帖》。【鲍姑】葛洪妻鲍姑以艾灸养颜,仙容不老。

另韵奉和胡焕亮吟长《艾蒿》
孙登先
青青艾草散清香,瘦叶飞茎纳吉祥。
扁鹊奇方馨万古,葛洪丹术久流芳。
揉成团粿山珍美,熬就粒丸和药强。
满地丛辉上苍耀,每逢端午敬贤良。






神奇的艾草
艾草应用广泛,从传统采艾驱虫防蚊到节日必备糕点,无一不见其身影。艾叶入药,取其温通作用,而作为灸法,艾灸还可通过温热激发人体免疫功能,调动阳气进行防病保健。对于某些特殊情况,艾灸往往能发挥独特作用,甚至比药物还重要,比如呕吐、肾衰竭等病人。
艾灸适合哪些人
艾灸具有温通、温补的作用,对于虚寒、不通所导致的疼痛、感染类疾病具有显著作用。
虚寒类:一是先天虚寒体质的人;二是因疾病所导致的身体虚寒,表现为容易感冒、怕冷、便溏、痛经等;三是身体虚寒的老年人,表现为怕冷、夜尿多、大便无力等。
感染类:如久治不愈的褥疮。
艾灸需不需要天天做
艾灸作为保健手段时,不适合天天做,可根据季节进行,如三伏天进行艾灸温通效果最强,时间每次约半小时。
以治疗为目的时,每天进行则可积累治疗效果。为避免上火,可在艾灸后喝30-50ml淡盐水,引火归元。艾灸时间根据疾病状态而定,当病程较短,病位尚浅时,每次几分钟即可。如果病程长,病位较深,每次可做到1-2小时。
艾灸的顺序
艾灸应当遵循“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原则。中医认为,背部、上身属阳,腹部、下身属阴;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常见疾病的艾灸方法
感冒
风寒感冒可用艾灸治疗,表现为身体发紧、头痛、鼻塞、怕冷等,可取风池、风府、大椎、风门、肺腧、肩井等穴位,艾灸时微出汗最好。
需注意的是,如果风寒感冒病程较长而化热或属于风热感冒,则不适合艾灸,可表现为咳嗽、痰黄、多、粘稠、口苦口干等。
痛经
多数痛经都可艾灸,特别是虚寒类,而对于有分泌物发黄、小便炽热、口干口苦的表现,或痛经时热敷无法缓解的患者,则不适合艾灸。
痛经艾灸可取腰骶部和气海、关元、神阙等穴位,以热敏灸效果较好。一般在月经开始前一周进行,月经期间则不建议操作。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轻瘫等肠胃功能问题时,可以艾灸,但对于晚期患者,如果出现末梢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为防止烫伤,不建议艾灸。
艾灸的功效:
1
增强血液循环.通过艾灸,使局部皮...
2
促进吸收.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
3
具有镇痛作用.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
4
调节免疫.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