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孩子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近年来,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需要陪伴、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炒作概念,虚假宣传,设置陷阱,骗取老年人钱财,老年消费侵权问题日益突显。常见诈骗套路有这些,带你来了解,谁家都有老人!
杨东市
步韵和胡焕亮会长《防诈骗》
花言巧语口雌黄,假意虚情道德丧。
来者怀疑含有诈,小心报警保安康。
听其操纵钱财损,贪念当然遇祸殃。
各种阴谋无受骗,身边诡计亦提防。
——以房养老套路贷
近年来,不少骗子瞄准了老年人的房子,推出“以房养老”项目。骗子们忽悠老人抵押房产贷款,将贷到的钱用于购买“高收益”的“理财项目”。前期老人还能获得收益,而后骗子卷钱跑路,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人钱房两空。
最高人民法院在2月发布的《老年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中指出,此类“套路贷”难以根除的原因之一,是骗子利用老年人性格特点及寻求投、融资渠道的迫切心理,披上“迷惑外套”变装成“以房养老”理财项目,诱骗老人。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理财项目也打着高息、高回报的名义,吸引老人投资理财,最后老人们却只落得血本无归。
丁娟
步韵胡焕亮会长《防诈骗》
警惕心高歹意黄,天罗地网命该丧。
陌生电话查详细,亲切音容共乐康。
小利无贪烦可避,虚财尽躲祸不殃。
眼睛擦亮多思考,骗局翻新智慧防。
——低价旅游是陷阱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对于外出游玩的热情不断高涨,各大热门旅游景点经常能看到老年旅行团的身影。但也有不少黑心旅行社为老年旅游人悄悄“设套”。
近些年来,部分旅社以如“800元云南五天四夜游”等低价游、免费游的噱头吸引老年人参团旅游。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高于市场价多倍的价格卖给老人们。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旅社降低住宿、饮食标准,或将各种需要付费的景点排除在低价团费之外。
另有媒体报道,青岛曾有某旅游公司声称赔本促销,交纳1000元“会费”成为会员,即可领取一双价值数百元的旅游鞋,还能免费参加三亚或西双版纳旅游一次。二百名余老人缴费20余万后,等到的不是免费旅游,而是公司人去楼空。
另韵奉和淮上老骥《提醒老年人防诈骗》
苏林生
茫茫尘世迷雾重,城镇乡村各不同。
鼓舌摇唇诌福利,装腔作势骗昏庸。
欺言竟当良言信,白发常遭黑发蒙。
安得人间愚昧尽,邪魔一扫树新风。
——“爱情”的背后是金钱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不少老年人也成为“低头族”。去年有机构发布《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截至2020年5月,中国50岁以上的“银发人群”移动设备活跃用户规模超过1亿,短视频成为中老年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
而短视频里的主播们,也成为老人们迷恋的对象——屏幕中的他们对老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让老人相信,自己在短视频平台遇到了“爱情”。
前有60岁女粉丝称和“靳”谈恋爱,后有80多岁奶奶瞒着家人从上海飞到北京,只为和“靳”见上一面。而她们口中的“靳”实际上借着靳东的名头招摇撞骗的营销号。
即使假靳账号被封,仍有不少老人沉浸在虚假的爱情之中,为“弟弟”刷礼物、买商品,支持“弟弟”事业,甚至有部分老人被引流至外部平台打钱。
还有不少不法分子瞄准孤寡、独居老人,与老人套近乎、拉家常,获取老人信任,最终骗取老人的钱财。
此外,电信诈骗、“包治百病”的神医神药保健品等等也是中老年人经常遇到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