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韵褚老师 《叹黄忠》恭和
淮上老骥
(一)
勇冠三军竭尽忠,钢刀赤血配神弓。
武交云长无胜负,上将留名白首翁。
(二)
效主精忠护蜀宫,三军临阵建奇功。
肩担道义怀如谷,史册留名万世雄。

过长沙叹黄忠
褚福君原玉
(一)
时人皆谓老黄忠,谁解英年有此公。
弱冠请缨能报国,大名岂止白头翁。
(二)
早年受命堪安国,暮岁逢时可建功。
若是一生遭冷落,谁知世有大英雄。






黄忠(公元147年-220年8月),字汉升(一说汉叔),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汉末三国时期著名将领。
黄忠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曰刚侯。
赤血刀
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一书中,记载黄忠在刘备平定南郡时得到一把刀,颜色如血一般的红色,在汉中战夏侯军时,黄忠用此刀手刃敌兵一百多人。但是,《古今刀剑录》一书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为“疑其书已为後人窜乱”、“真伪参半也”。例如,章武元年(221年),关羽已死,《古今刀剑录》却记述为刘备在章武元年铸剑赠与关羽。故而,在距离陶弘景年代较远的三国时代,《古今刀剑录》的记述颇为存疑。
人物纪念
墓址
成都西郊营门口乡黄忠村,有三国名将黄忠的墓。
清道光五年(1825年),当时地名叫“鸡矢树”的农民耕地时发现一块书有“黄刚侯讳汉升之墓”的墓碑,几根人骨、一把剑和一块玉,当即告知地主刘沅(字止唐,双流人,清代著名学者,为现代著名学者刘咸荣的祖父,曾选授湖北天门县知县,不就)。墓碑上“讳汉升”三字误,应为“讳忠”。这说明此碑肯定不是三国时期的旧物,大概是唐宋以后人们为黄忠修葺坟墓时所立;但是,这也表明此处应该就是当年黄忠安葬之地。于是,学识渊博、名重乡曲的刘沅便邀集乡绅父老,共同捐资修复黄忠墓,修复的墓高4米,周长约13米;墓园种植松柏。
纪念祠
黄忠祠就建在黄忠墓的旁边。祠内塑有黄忠全身坐像,白髯长飘,精神矍铄。由于黄忠墓的修复和黄忠祠的建立,原来的“鸡矢树”地名逐渐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新地名“黄忠墓”。自从黄忠祠、墓建成之后,每年清明时节,乡民们都要在这里赶庙会,祭祀黄忠,祈祷丰年。黄忠祠、墓由此而成为成都西郊一大景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忠祠、墓祭祀之盛似不如前。到了“大跃进”时期,“青年赛过赵子龙,老人赛过老黄忠”的口号流行于神州大地,黄忠祠、墓作为改名为“黄忠村”,一直相沿至今。
1965年,为了修整公路,黄忠墓被挖开,墓园柏树也被砍伐。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的狂潮呼啸而来,黄忠祠、墓更是难逃厄运,塑像被拆毁,匾联被砸烂。几经破坏,祠、墓几乎荡然无存,惟余一空空棺椁。
故里
位于南阳县新店乡北三公里夏饷铺村。
现存“季汉后将军刚侯黄忠故里”碑一座,系清宣统二年所立。碑高174厘米,宽67.5厘米,厚19公分。方额。
祠堂一座,内有黄忠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