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引领我做巾帼“新农人”
文/孙多梅

【作者简介】
孙多梅,全国三八红旗手;凤台县咏梅农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凤台县尚塘镇农民企业家。
一、我创业故事
我是一位出身清贫的农家女,婆家也穷。成家之初没有彩礼、没有新房,就在爱人30平方米的单人宿舍安了家。一张桌子、一张床、一个煤球炉子就是我们所有的家当,唯一让人喜悦的是挂在墙上的那张我和爱人到合肥拍得结婚照。
爱人当时在乡兽医站当学徒工,一个月36块钱的工资根本不够我们的生活费。但从小就要强的我从不言苦。我出门打过工、摆过地摊、卖过冰棒。因为没有本钱只能做点小买卖,我看街上有卖苹果和梨的,就和爱人骑自行车到离我们30里的阚曈镇进了5袋苹果和梨。到家后才发现没有秤,我就到附近饭店借了秤没想到我的水果很快就卖完了。因为那时候有个潜规则市面上都用的是八两秤(算一斤)的秤,而我坚持用一斤的秤,生意越来越好。第二年孩子出生了,我就想着能有一个厨房就好了,我们吃住都在一个房间里,怕孩子煤气中毒。但做小生意只能赚点小钱,为了改善家庭条件,我就想方设法借了700元在老家盖了两间小猪圈养了20头小猪,半年后挣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0元。


从此我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养猪上,猪圈从两间到五间再到十间。大家看我养的猪好,都来向我取经。我从中发现商机,就在街上开一个饲料门市部,后来我们又开了饲料厂。猪饲料的原料主要是玉米,豆粕,麸皮组成,我都是按照标准配方从来不以次充好,始终坚持货真价实,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接着又开了三家分店。养猪场也经过摸索发展到一百头、三百头,五百头。
2005年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 那一年我和爱人双双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我们又注册了公司。可谓双喜临门。入党后,我就想既然是党员就要与众不同,应该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我就找到乡领导说我这新党员,想慰问一些老党员,得到乡党政领导的支持和称赞。在春节到来之际我给20名贫困老党员每人送去300元慰问金。慰问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抗美援朝老兵的“一个军礼”。老兵母亲90多岁了,老伴因病长年卧床不起,他接过钱后恭恭敬敬给我敬一个军礼,我当时感动的眼泪都出来了,我想着我何德何能受他的军礼?就下定决心,一日在党,终身为党,不忘初心,致富思源。今后无论企业挣多挣少,都要去关爱那些老弱病残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党的温暖。

为了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能养猪致富,我把自己的猪场当实验场,从省、市、县畜牧部门和大型养猪场自费邀请专家给农户讲养猪新技术,共发放养殖技术材料30000余份,累计培训人数15000多人,2000多农户跟着我走上养猪致富的路。2007年我们夫妻还上了《农民日报》,标题是《富了不忘群众的党员夫妻》。后来大家又推选我为市、县党代表和市、县人大代表。
在市县乡党政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2011年我的养猪场经过三次扩建终于建成了拥有1000头猪的“咏梅种猪场”。2014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农科院慕名选上了我们养猪场,拍摄一个科教片《“开心小猪”--小猪的福利养殖》在全国推广播出。2015年我的企业在安徽股交中心成功挂牌。我创办的养猪场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安徽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淮南市巾帼致富科技示范基地”“淮南市种猪标准化示范区”“淮南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我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安徽省双学双比女能手”“安徽省巾帼创业之星”“安徽省十佳女状”,多次被评为淮南市“优秀共产党员”和“淮南好人”等荣,誉。人民网、新华网、《农民日报》《安徽日报》《淮南日报》等主流媒体也对我们的创业事迹进行了报道和推介。回想我这些年走过的路,步步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是党引领我,做新时代巾帼“新农人”!

2016年我和爱人经过多次考察,决定重新选址投资1200万建成了淮南市第一家拥有自动投料线、安徽省第一家猪场屋面光伏发电站、年出栏量近万头的育肥猪养殖场,2017年4月正式投产。我们公司大力引进人才,搞科技创新,先后获得32个科技专利,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二、我扶贫的故事
在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加入“脱贫攻坚”队伍。我主动跟县扶贫办签订了产业扶贫协议,帮扶全县253户贫困户、连续20年年分红36万,每户年收益1500元。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的《人民日报》,以图片报道《回应人民新期待》栏目里,刊登我给贫困户分红的照片。
2018是我人生最受打击的一年,家庭和事业发生了重大变故!这年8月4号,和我一起打拼了30年的爱人王勇,因沼气设备不合格,沼气泄露中毒逝去,和他一起中毒的还有两名工人。家中“顶梁柱”轰然倒塌,加上抢救两个工人和多次转院高额的费用让我欲哭无泪,两个工人抢救了一个多月才转危为安。然而祸不单行,失去丈夫仅仅几个月,我的老父亲因忧心我坚持不住,积郁病倒,在医院住了52天,也永远的离开了我。
丈夫是我创业伙伴,其实创业哪有那么顺利?记得猪养到三四百头的时候,我们从河南买了320的小猪,经过长途运输又雨淋,300多头猪几乎全军覆没,我们回到了原点。还有一次我们当时成立合作社,为了解决养殖户卖猪难的问题,我们借贷8万元买了一辆货车拉猪到铜陵、安庆去卖,都是晚上出发去赶早市,那时候路没有现在好。南方都是山路,驾驶员一不小心翻车了,车报废了,一车猪死的死伤的伤,再次回到原点。但是,每逢遇到困难丈夫王勇都会给我打气:“别怕,有我呢!”如今,这句给我勇气和力量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
父亲是退休老兽医,一直在我猪场做技术指导,我能创业成功我老父功不可没。我一下失去两位最亲的亲人,人生像断了线的风筝没着没落的,又赶上当年非洲猪瘟疫大流行,受疫情影响全年里里外外100多万元打了水漂。
不光这些,还有我建场借银行600万的贷款和利息需要偿还。在一次县人代会上,坚持不缺席的我实在撑不住晕倒在地,被120车拉到县人民医院,医生说再晚一会就会有生命危险。那一年我真的太难、太难了!
各级党政领导对我的遭遇都非常关心,特别是省妇联王希锦主席亲自到我家来看望我。大家安慰我,鼓励我,给我温暖,给我信心,更是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我再次站了起来,我四处借钱并抵押房产从银行贷款,将36万元扶贫资金一分不少按时发放到每个贫困户手中。因为我的诚实守信被评为“安徽好人”“淮南市道德模范”和“巾帼脱贫带头人”!

三、我抗疫的故事
2020年初,一场来势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家新年团聚的热闹还没退去,突来的疫情让人措手不及,我看电视的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一个个冲向抗疫前线,作为一名党员,我再也坐不住了,积极参与抗疫,还动员家人都加入战疫中来。
2月8日,中国传统元宵节,我早晨就开始忙活起来,买鲜猪肉、芹菜、元宵等,全家总动员儿子和媳妇剁馅,我负责和面,经过4个多小时的精心准备,热气腾腾的元宵和水饺做好了,满满两大锅和40套冲锋衣,送到淮南、亳州市际交界处凤台县疫情防控点,为节日值在这里值班的交警、公安、卫生等单位联合执法人员送去温暖增加了他们抗疫的决心。
在我带动下我们县所有企业、工商户还有返乡人员纷纷跟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支持抗疫。后来我们家被评为安徽省“抗疫最美家庭”。今年的三月凤台遭受疫情我再次主动去当志愿者为抗疫早一天结束尽一份力。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去年我非常荣幸的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今年刚过完年就收到了“安徽省委讲师团专家库巾帼宣讲专家”的聘书,心情非常激动。
荣誉是鼓励,更是号角。站在新的起点,才有新的希望。今年春天经过多方考察,我依托现有的优势与资源,在房前屋后、沟塘路坝试种20亩金银花,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美化乡村环境。我准备3到5年打造一个产业基地,解决更多的乡邻特别是脱贫户就近就业,共同致富,以更好更实的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将一名基层党员的担当与使命抓在手中,扛在肩上,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审:张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