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卞和献玉
淮上老骥
异宝无端为敝帚,皇家短视刖忠诚。
堪怜和氏泪成血,可恨君王面露狰。
完璧回归千古颂,奇珍流转万秋惊。
当今盛世新篇启,华族清明擢俊英。

和氏献璧
同义词 卞和献玉(卞和献玉)一般指和氏献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

这个寓言故事中,以和氏喻法术之士,以玉璞喻法术,以玉人喻群臣士民,以刖足喻法术之士的不幸遭遇,从中可知韩非的原意是以和氏的遭遇比喻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为他的国君所采纳,反而受到排斥,对此,他是很痛惜的。但是,从这故事中,也还可以领悟到更深一层的寓意,那就是:玉匠应积玉;国君要知人;献宝者要准备为宝而作出牺牲。
这个故事意在说明的道理是:和氏璧,开始被埋没,其价值世人不认可,到后来人们才为之惊叹。揭露世风的败坏,对世人不良思想行为进行了嘲讽。
对于真理应该敢于坚持,总会得到承认。
领导者应该善于发现人才,不应该不经过分析就胡乱做决定。

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卞和献玉被砍双脚,百年后美玉成传国玉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