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做奉献,一片丹心为村民
—记寿县双庙集镇周岗村卫生室长 李延财
李延财,男,大专文化,乡村医师。工作30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人民的身心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出现过医疗问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县乡主管部门的表彰。室长李延财带领员工,紧紧抓住“乡村签约”不放。每年为村民履约服务四次,现已上门服务二次。大力推进“一体机”化为乡村群众服务,开拓诊断分析病情新渠道。面对现实,正视困难立足本室,不等不靠,深挖潜力,拓宽业务,扩大服务项目,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风范,狠抓质量管理,让“室兴我荣,室衰我耻”的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卫生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身为卫生室长的李延财,一直是大伙儿公认的“大忙人”,白天值班,早晚出诊。风雨无阻奔波在通往各村民组的小道上,切实做到了走村串户,深入每一位病人的家中。南郢组村民李坤友90岁,属“三高”人群。每次病情发作,都请李延财出诊,他从不厌烦,每次都及时赶到为病人进行治疗。一等就几个小时,有时侯能等到夜深人静,直到病人病情稳定后还要再嘱咐几句,才放心回家。虽然是多次出诊,但从未收取过出诊费和注射费。
一天夜里,李延财在外出诊刚回家睡下,被阵阵喊声惊醒。他习惯性的看一下对面墙上的时钟。凌晨两点多,是镇上的镇中心学校的李泽满开着车迎候在大门外:“延财,现在能否到我那帮我母亲诊治,诊治,我母亲现在病情很重....”李延财抬头看了看窗外(灰蒙蒙的天色....),应了声“好”,就转身到门诊室背起药箱进入车内走了,赶到时,睡在床上的老人已面部苍白,气喘吁吁。李延财挽起袖子打开药箱拿出诊疗器械,仔细询问,检查.....并拿药,挂水.....当老人病情缓和时天已大亮。李延财急忙收拾起随身携带的东西,背着药箱回到卫生室,准备上班。

只后的几个月里,在早晚的休息时间,隔三差五的往那跑,为老人做康复治疗。老人行动不便,李延财帮助老人抱到床上或搀扶到地面。有时老人大小便弄到身上,家人都左右躲闪,不敢上前收拾,李延财却不嫌脏,把老人的脏衣服脱去,身上擦洗好后换上干净的衣裤。
说起“忙”,“累”伴随着李延财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随着大病到省城,康复到社区乡村卫生室,及农村一些腰肌劳损,颈椎,腰椎等疾病的泛滥。农忙抵一抵,农闲针一针,冬春两季,李延财的卫生室,人满为患。都想去针灸,花钱不多,轻松一针的理疗法。李延财的针灸在稳中求进,适时,适度发展上下功夫,而是时间磨耗了“痛”。使一些颈子痛,腿痛,脚痛,胳膊痛等患者到卫生室后,李延财一一细问,一一观察从不厌烦,对症下针灸,做到精益求精。以至近的炎刘、吴山、小甸等患者慕名来针灸。远的有淮南、六安、合肥等也来针一针。近30年来,李延财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情就是李延财最挂心的一件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那家有病人了,一个电话过来,他立即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室救治。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会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乡镇、县级医院。
李延财是我们千千万万个基层卫生室医生的缩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虽然“白手起家”,但是不断自我挑战。虽然条件艰苦,但不断克服困难,逐渐担当起乡村医生这一光荣而艰巨的重任。虽然没有豪言壮语,却心系村民疾苦,才巩固了村级卫生室基层;保障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