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用户][帮助





微信封面.jpg

承办单位:淮南时尚光线传媒 关键词检索:
网站首页 | 纪实图片 | 县区图片 | 行业图片 | 社会团体 | 时尚娱乐 | 摄影艺术 | 会员作品 | 活动集锦 | 习作随拍
我为淮南写首诗 百姓看新华 书法绘画 国际国内 防控专题 情满中秋
>>信息之窗: 更多信息>>
首页 >> 追忆米春秀先生
追忆米春秀先生
文章来源: 作者:淮上老骥 [查看该作者其它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01 16:12:31 浏览:759

40482C67@BB4FFC69.CFF4974F.jpg


        连续几次拨打心目中高度崇敬的米春秀先生的电话,但均显示让我“查证号码后再拨打”。一种不祥之感袭上心头。先生毕竟是年近九旬的耄耋老人。以往曾多次与先生在电话中互致问候、请教、探讨问题,总能及时得到先生亲切地接听与应答。而这次的"请查证号码后再拨打“,甚是出乎我的意料!经向好朋友询问后得到证实:老先生于去年就已经离世。因为他的子女都不在淮南工作、居住,有的还在国外,所以丧事从简,加之近几年都不在凤台居住生活,先生离世的消息我就更是无从知晓了。震惊之余,立即有一种强烈的冲动,一定要写点儿文字来追思、纪念先生。





 勤奋的学者、高产的作家

——追忆米春秀先生

文/安徽 胡焕亮

米春秀,男,1936年生,安徽省凤台县人,中学高级教师。1960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在阜阳师范学校、凤台中学、淮南五中任教。1975年调任凤台县粮食局办事组长,1979年任凤台县税务局人秘股长,1980年调任凤台县教研室副主任,并被选为凤台县政协委员、常委,同时兼任淮南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副会长、安徽省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常务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理事等职。先后被聘为《中国文化报》特约记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参加过《中学语文备课全书》等8部教参的编写,发表通讯报道一百余篇,教学论文一百多篇,诗词五十多首,出版了《作文题解二百例》、《教学与研究》专业文集,以及文学作品《州来之春》、《凤台史话》、《灯下随笔》、《瘦竹斋随笔》、《斗室春秋》、《瘦竹心声》、《瘦竹情韵》等散文、随笔(游记)等十余部著作。

米春秀先生自1960年参加工作至1997年退休,三十多年来,他始终是读书——讲课——研究,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研究和解决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教学中,正如朱平同志在《寻求新的起跑线》一文中所说:“他教语文课,从不搞一言堂,总是启发学生自读、自写、自问、自思、自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他总结出的自读课的五自教法,1987,1988年先后在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召开的教学研讨会上介绍,均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好评。他的实验总结在《安徽教育科研》上发表后,很多老师运用这些教法进行教学实验,感到既省力,教学效果又好,从而受到很多同行的热捧。

为了探求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1984——1987年,米春秀先生指导二十多所学校的老师开展了《作文三级训练》实验。为了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联系初中语文教材,他编写出版了《作文题解二百例》、《中学语文单元作文题组训练》两书。这两本书在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举办的实验研究总结、论文评选中,均获得了优秀科技奖。结合教学他撰写论文与教材分析文章200多篇,在《语文教学通讯》等20多家报刊上发表140多篇。其中《古诗词如何常教常新》、《在乐学中培养学生的‘成功型’的个性》、《使学生乐为思索求新》、《强化参与力度,加强学法指导》等8篇论文,在80年代全国中语会举办的几次论文评选中,分别获得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在这些论文中,米春秀先生既阐述了他“重在授之以法,启发诱导,把语言训练同思维训练,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指导学法,培养习惯,强化能力,让学生在乐学中养成成功的个性”(李恩明《孜孜不倦诲人不厌》)的教学主张,又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了一些启示性的教法。他主编和参编的《中学语文备课全程》、《语文教研新探》、《高中语文导读文鉴》等8部书,不仅被一些省、市列为教师备课用书,而且被推荐为中青年自学进修参考书,使用价值较高。在教学研究中,米春秀先生可谓是成果丰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米春秀先生不仅教学研究硕果累累,而且其他写作成果也颇为丰富。他在《安徽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通讯报道近百篇,杂文30多篇,诗词50多首。像他的杂文《两面派的绝妙写照》、《从哭丧妇谈起》、《科学与鬼话》等作品,不仅较好地反映了他敏锐的观察、思考、判断能力,也极有力地展示了他扎实的学养功力。

退休后,他坚持笔耕不辍,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和随笔,尤为可贵的是他把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切与忧思,对人民的关注与热爱,对亲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对同事的理解与关怀、对朋友的真挚与友爱,在文字的海洋里,扬洒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敢于直面历史的一本好书》(赵剑生)——《瘦竹情韵》(2011年5月出版),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该书收入了散文、随笔(游记)之类作品五十余篇。这些作品和米春秀先生以前出版的几本著作一样,不管是散文还是随笔,篇篇都蕴含着许多哲理,读了让人启思悟理,久久共鸣。正如高原教授在《瘦竹心声》的书序里说的:“许多议论之精彩,见解之独到,独具魅力”。

书稿中的《黄河岸边听荒唐》、《荒唐年代的荒唐事》、《上书致死的赵树理》、《读史要多几个心眼》等篇目,生动、客观地再现了建国初期那段历史,许多地方“模糊的变得清晰起来,清晰的变得模糊起来”,让读者跟随着他在变,“变得深刻起来,重新审视历史,审视现在,审视自己,审视周围”。真切地让人体验到“正如行走在黑夜的雨巷之中”,他“提供了一盏蒙眬的纸灯”。掩卷沉思,令人唏嘘不已,扼腕心痛!书稿中的这类记述都是正史的注脚,那浮夸成风饿死人的年代,犹如滴着血的印记,深深刻在人们的心头,让人们从内心对作者忠实于历史的胆识与骨气产生由衷的敬佩。那昭示着一个赤子希望我们党和国家的机体更纯洁、更健康的拳拳之心啊!

《峡山口的魅力》、《美啊,楠溪江》、《我登白云山》、《门前的石榴树》等篇,作者以纪实的手法,淡淡的笔调抒发了他对祖国河山热爱的浓烈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恋的情怀,再现了人与人之间美好和谐场景,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风貌、新气象。正如周繁之同志在题为(《一本说真话抒真情的好书》——评米春秀先生的<瘦竹心声>》)一文中所说:“读了让人心慰,让人感叹,让人回忆,让人难忘,让人鼓舞奋进!”

针对当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许多人精神空虚的现实,米春秀先生写了《读书的境界》、《秋雨润书》、《秋日书语》、《冬夜的阅读》等许多篇读书心得体会,意在告诉人们书是人类智慧与才华的结晶,“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读书是人求知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的精神升华的必由之路。书本是“太阳、空气、雨露”,“有了书,人们就可不再愁寂寞,不再怕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米春秀先生的已故爱妻郭移山老师,195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各科成绩都是优,连米春秀先生也不否认夫人的学业功底胜于自己,她不仅学养深厚,而且很有思想,米春秀先生不少教研论著渗透了她的心血,是个令人敬佩的老师。她与米春秀先生相伴45年,可谓相濡以沫,伉俪情深。《移山悄悄地走了》、《诀别诉语》等篇章则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生死离别、悲痛交集的感人场景。在与爱妻诀别的夜晚,“执子之手捱长夜,泪水双流到天明”。读之,字字催人泪下,句句揪人心扉。

纵观米春秀先生的所有作品,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沉思。他的博学与敏锐,淡定与坦荡,柔情与理智,鲜明与沉稳,果敢与执着,勤奋与高产,既令人敬佩,又让人叹服!要知道,他的创作,直到临终前,仍是原始的方法——手抄笔记,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米春秀先生是凤台县乃至于淮南市、安徽省不可多得人才,是凤台人的骄傲!


          我虽然不是先生课堂上的学生,但是我在心目中早已把它看作自己的师长。业余文学创作几十年来,我一直深受先生的指导和影响。他不止一次谆谆教导我,一个作家,一个文学爱好者,一定要用真心、用真情来书写所处的社会,给世人留下值得品读和参考、借鉴的文字资料。他读了我的散文集《流动的心痕》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是对其中的两万字的纪实散文《闸窝子纪事》一文,极力赞赏与推崇。他说,这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让不了解那个时代的人读了,会让读者了解当时社会真实情况和现实。他甚至让在国外谋生的晚辈们,把这篇文章包括我的散文集介绍给外国友人。

      我的二十四万字小说集打印稿给他看了之后,竟然不顾八十多岁高龄,拖着多病的身躯,为我写下了七千多字的序文,并将我的文稿推介给自己的老朋友们传阅欣赏和点评。这令我深为感动。几次登门拜望他,只是随手买点儿常见礼品,而他却执意留我吃饭,让保姆备下丰盛饭菜,拿出珍藏多年的茅台酒招待我。想到这里,我感到十分惭愧,几次想要请他跟我去饭店,都被他坚决拒绝。

      先生的治学严谨,为人真诚,博学高产、勤奋执着,是我以及其他文友们学习的榜样!

      愿先生天堂里快乐 !一切安好!




关键词:

评论列表


  • 435

    评论

    957

    发文
    淮上老骥 评论于:2023-12-01 20:39:23
    1楼

    文友点评——崔伯祥: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也是缘份。只是大师走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才富和大量作品,以启迪后人。[抱拳][抱拳]


  • 435

    评论

    957

    发文
    淮上老骥 评论于:2023-12-01 20:40:57
    2楼

    程海潮: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好老师,好朋友!愿天堂无病痛,一路走好![合十][合十][合十]


  • 435

    评论

    957

    发文
    淮上老骥 评论于:2023-12-02 07:11:47
    3楼

    王复夏:@淮上老骥 怀念米春秀先生,愿先生天堂里快乐 !一切安好!


  • 32

    评论

    69

    发文
    zcl 评论于:2023-12-02 07:29:53
    4楼

    胡老兄追忆米老先生的祭文,让我这位凤台一中的学生读后肃然起敬!

    从老先生大量的作品可见,老人家一生笔耕不辍,心得不少;治学严谨,文显正义!

    这位凤台地方老学者,堪称教育大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虽首闻米老先生业迹,但足以让晚生高山仰止!!


  • 247

    评论

    23

    发文
    白鹿 评论于:2023-12-02 07:55:41
    5楼

    读了胡老师的“追忆”,让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可敬的长者!他治学严谨,做人诚实,育人有方,是我等后生学习楷模!


  • 435

    评论

    957

    发文
    淮上老骥 评论于:2023-12-02 09:08:56
    6楼

    张纯林:

    胡老兄追忆米老先生的祭文,让我这位凤台一中的学生读后肃然起敬!


    从老先生大量的作品可见,老人家一生笔耕不辍,心得不少;治学严谨,文显正义!


    这位凤台地方老学者,堪称教育大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虽首闻米老先生业迹,但足以让晚生高山仰止!!


    2023-12-02 07:



  • 435

    评论

    957

    发文
    淮上老骥 评论于:2023-12-02 09:14:50
    7楼

    感谢四楼的精研细读,精彩点评!你说的没错,老先生是我们凤台人、淮南人的骄傲和楷模!


  • 435

    评论

    957

    发文
    淮上老骥 评论于:2023-12-02 09:15:38
    8楼

    感谢五楼的精研细读,精彩点评!你说的没错,老先生是我们凤台人、淮南人的骄傲和楷模!


  • 435

    评论

    957

    发文
    淮上老骥 评论于:2023-12-02 09:16:56
    9楼

    谢谢六楼的品读与真诚点评!送上祝福!


  • 435

    评论

    957

    发文
    淮上老骥 评论于:2023-12-02 15:41:00
    10楼

    孙守英:你对米老师的追忆,太精彩了,真情实感,为你点赞了[强][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烟花][烟花][烟花]

你好,请 登录或者注册 后再进行评论。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投稿需知| 下载说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广播电台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
返回顶部
 
在线QQ
联系电话
13505548206
联系电话2
18949682288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