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义丐”谢海顺淮上老骥自身残疾命顽强,孝母家贫却善良。收养弃儿呈大爱,献捐义款助灾乡。临街乞讨刻章印,抚子攻研进学堂。不为虚荣功德满,淮山楚地美名扬。
每当提起谢海顺这个名字的时候,淮南人民就会想起他的外号“谢傻子”,但却就是这样一个“傻子”,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佩。即使自己只能靠乞讨为生,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保证,却收养了8名弃儿,并将其中的5个养大成人。在得知汶川大地震后,甚至将自己两年以来乞讨的3000多元钱全部捐给了灾区,他成为了淮南人心中的骄傲,并尊称他为“义丐”。在去年的6月20日,谢海顺在医院里度过了他的81岁大寿,视频中的他仍像一个孩子一样。谢海顺老人一生都在为别人奉献,很少会想到自己,这样的精神难能可贵。2024年4月12日,谢海顺老人安然离世。

步和淮上老骥《淮南义丐谢海顺》 魏龙恩 2024·4·13 傻丐堪如武训强,大通孔店舜南良。 廿年收养八儿女,数次捐输五地乡。 竹板难醒贪佞客,洋文未改漏星堂。 人间多少不仁富,独有此人当颂扬。
【武训】清行乞办义学的贫民教育家。 【大通】谢海顺住址。 【洋文】谢自学美日韩口语以行乞致谢。 【漏星堂】破屋。

传奇谢幕 李文庆 零星剪影透疏狂,不屑尘间大雅堂。 歌板摊前能把笔,乞身灾后肯倾囊。 拾来儿女撑门户,行处人家刻印章。 一曲传奇非在富,舜风淮水奏悲伤。




编发;淮上老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