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四甲村的稻香诗篇
文/谢为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季节,以它独有的方式,温柔地唤醒沉睡的记忆,绘就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金秋十月,便是这样一位温婉的画家,她以金黄为主色调,轻轻地在岭南大地铺陈开来,而在这片广袤的画卷中,佗城镇四甲村的稻谷黄了,不仅染黄了田野,也温暖了人心,引发了一场关于收获、关于时间、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
序章:秋意渐浓,稻香初现
当夏日的热情逐渐褪去,秋风带着几分凉意与羞涩,悄悄地拂过四甲村的每一个角落。这时节,天空变得异常高远而湛蓝,几朵白云悠然自得地游走其间,仿佛是大自然最不经意的笔触,为这丰收的季节添上了几分宁静与祥和。走在村间的小径上,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却又异常诱人的香气——那是稻谷成熟的味道,它不急不缓,却足以让每一个路过的行人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让这份来自大地的馈赠,深深地烙印在心底。
金黄满目,稻香里的故事
走进四甲村,仿佛踏入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桃花源。村头老槐树下,几位老人摇着蒲扇,眼神中满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丰收的期盼。远处,稻田如波,金黄色的波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那是大自然最悠扬的乐章。稻穗低垂,饱满而沉重,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这片金色的波浪上,每一粒稻谷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它们相互依偎,共同编织着秋天的梦。微风吹过,稻浪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大自然最悠扬的乐章,也是四甲村独有的秋日私语。
站在这片稻田之中,我不禁想起了那句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这满眼的金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农人汗水与希望的结晶。
四甲村的稻田,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更承载着无数动人的故事。老人们常说,这里的土地是有灵性的,它记得每一份耕耘,也懂得回馈每一份付出。村里的黄大爷,年轻时便是这片稻田的守护者,他的一生几乎与稻田紧密相连。每当金秋十月,稻谷金黄时,黄大爷总会站在田边,望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眼里闪烁着满足与骄傲。他说:“这每一粒稻谷,都是我们的命根子,是它们养活了咱们全村人。”
黄大爷的故事,是四甲村无数个农人故事的缩影。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春种秋收,年复一年,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坚韧书写生活。稻谷黄了,不仅是季节的更迭,更是他们辛勤付出的见证,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收获的季节,心灵的触动
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响起,四甲村的秋天正式进入了收获的季节。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带着喜悦的心情,投入到这场盛大的庆典之中。他们或手持镰刀,弯腰割稻;或操作机器,高效作业。汗水与笑容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而温馨的画面。在这片金黄的海洋中,我仿佛看到了时间的流转,看到了生命的循环不息。
收获,不仅仅是对物质成果的获取,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与升华。它让我们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恩,更让我们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素道理。在这片丰收的稻田里,我仿佛听到了大地的低语,感受到了生命的脉动,也更加坚定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稻香里的乡愁与希望
对于许多远离家乡的人来说,四甲村的稻香不仅仅是一种季节的符号,更是一种深深的乡愁。每当金秋十月,稻谷飘香的季节来临,那份对家乡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让人无法自拔。那金黄色的稻田,那熟悉的稻香,仿佛能穿越时空的阻隔,将我们带回到那个纯真而美好的年代,让我们重新找回那份属于童年的快乐与纯真。
然而,乡愁之外,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在这片金黄的稻田里,我们看到了四甲村人民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他们相信,只要勤劳勇敢,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份信念与追求,如同这片稻田一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倍感振奋与鼓舞。
尾声:稻香里的永恒之歌
金秋十月,四甲村的稻谷黄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更迭,更是一种生命的礼赞与传承。在这片金黄的稻田里,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与馈赠,更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智慧与力量。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与敬畏,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而当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再次回首这段时光时,或许会发现:那些关于金秋、关于四甲村、关于稻谷的记忆与故事,早已化作了一首永恒的赞歌,永远地镌刻在我们的心田之中。

作者简介:谢为,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中国著作权摄影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源市摄影协会会员,河源市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河源市航拍协会理事,龙川县摄影协会副会长,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龙川县作家协会理事,在多家报刊和网络发表过散文、论文及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征文大赛或摄影大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