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用户][帮助





微信封面.jpg

承办单位:淮南时尚光线传媒 关键词检索:
网站首页 | 纪实图片 | 县区图片 | 行业图片 | 社会团体 | 时尚娱乐 | 摄影艺术 | 会员作品 | 活动集锦 | 习作随拍
我为淮南写首诗 百姓看新华 书法绘画 国际国内 防控专题 情满中秋
>>信息之窗: 更多信息>>
首页 >> 《望观天下第一塘偶记》
《望观天下第一塘偶记》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汪海 [查看该作者其它文章]
发布时间:2025-10-26 16:20:23 浏览:190

《望观天下一塘偶记》

诗人:汪海

长堤卧水接天层,小艇揽客寄游人。

浪拍柳岸吞宿雨,风牵苇叶写新青。

碧波摇橹渔歌声,沃野平畴织绣锦。

莫道江南多秀色,陂塘此处即天庭

图片1.png

长堤卧水接天层,远看堤连碧波,碧波接天边云层 “望观”(远看),写大塘开阔感 。

小艇揽客寄游人。船家招游人,游人乘艇托情看塘 “揽”“寄”加烟火气,景里有人 。

浪拍柳岸吞宿雨,浪拍柳岸,卷走岸边残留宿雨 “吞”写活浪,塘像“主动接纳”残雨 。

风牵苇叶写新青。风轻扯苇叶,叶尖扫出嫩绿痕 “牵”“写”不直白说绿,软动态显新青。

碧波摇橹渔歌声,碧波上摇橹溅水,渔歌随波飘 “小艇”重复,加声色(看+听) 。

沃野平畴织绣锦。塘边平田(黄绿红)像织的彩布 视线转远景,暗写塘的水利价值

莫道江南多秀色,见此塘,觉得“别总夸江南了” “莫道”铺垫,为夸塘攒劲儿 。

陂塘此处即天庭。指眼前这塘:比仙境实在好看 “此处”扣“偶记”,抒情是真心美赞。

图片2.png

《望观天下一塘偶记》诗词解析

1. 长堤卧水接天层(诗人“望观”的开篇:从远看写塘的大气)- 场景

诗人站在天下一塘的长堤上,低头见堤身像人卧在水面,不高不陡,顺着堤往远处望——堤脚浸在碧波里,碧波尽头连上天际,天边的云一层叠一层(淡天、薄云、绿水),堤像条软线,把--的层次串成一片,没有断点,一眼望到塘的尽头。

- 妙处接天层不是瞎写,是扣望观(诗人远看的动作),写的是大塘才有的开阔感,配天下一塘的名头。

2. 小艇揽客寄游人(诗人近看的“互动”:塘景不只有景,还有人)- 场景

诗人往堤边的塘面瞧,芦苇丛旁泊着艘小渔船,船家斜坐在船帮上,朝路过的游人扬手上来坐坐,看塘清楚;游人踩上艇,手扶着船舷,眼睛盯着塘面的波纹——那模样,像把想好好看这塘的心思,全放在这艇、这水里了。

- 妙处:不用小艇载游人,偏写(船家主动招客)、(游人托情),是诗人特意加的烟火气,让大塘景里有小互动,不冷清。

3. 浪拍柳岸吞宿雨(诗人用的“活细节”:浪不是死的,是会动的- 场景

诗人走到柳岸边,见柳根、岸石上还留着昨晚的宿雨(一小洼一小洼,沾着泥点);塘里的浪轻轻拍过来,拍在柳根下时,哗啦一下就卷走了那些小洼雨——不是冲没,是像塘自己掉了残雨,连湿痕都收得干干净净。

- 妙处:诗人写活这句的关键!把浪写成有动作、能接纳的存在,不是硬写浪拍岸,让静的宿雨、动的浪,全成了塘景的一部分。

4. 风牵苇叶写新青(诗人笔下的“软动态”:风不猛,绿不轻)- 场景

诗人转头看岸边长的芦苇,风从塘面吹过来,没吹得苇叶乱晃,只轻轻扯着苇叶尖儿(得软乎乎的);苇叶被扯着往岸头歪,叶尖扫过湿泥,像有人拿支嫩绿色的笔,在岸边出一道一道浅绿的印子,新鲜得能看出是刚冒的青。

- 妙处:诗人不直白说苇叶绿了,用(风的软)、(苇叶的动)把风催绿苇叶写成画画,软乎乎的动态,和塘的平和感对得上。

5. 碧波摇橹渔歌声(诗人加的声色:塘面不只有景,还有声音)

 - 场景

诗人抬眼望塘中央,阳光照在水上,泛着碎碎的绿波(不是整块的绿,是亮闪闪的碎光);一艘小橹船飘着,橹杆从水里吱呀抬起来,带起一串水珠,又地扎回水里——摇橹的人随口哼起短歌,歌声顺着波飘过来,飘到诗人站的堤边。

- 妙处:避开前句小艇的重复,用摇橹写船的动作;还加了渔歌声(听觉),让诗人笔下的塘面,又能看(碧波、摇橹)、又能听(歌声、橹响),不单调。

6. 沃野平畴织绣锦(诗人视线转移:塘不只是塘,还养着周边)

- 场景

诗人把目光从塘面挪到堤外,见一大片平平整整的田(没有高低坎),稻子浅黄、豆子浓绿、辣椒鲜红,一块一块拼得整整齐齐,像有人拿彩线织的花布,紧紧挨着塘边——一看就知道,这田是靠塘水浇出来的。

- 妙处:诗人不只写塘本身,还写塘养出来的美(田野),暗合天下一塘(水利工程)的用处,让景不只是好看,还有实在的意义。

7. 莫道江南多秀色(诗人铺垫:先摆老说法,再夸自己见的景)

- 场景

诗人看着眼前的塘、田、柳、苇,心里想着平时总听人说江南多秀色’”,但再看看脚下这方塘,忍不住觉得别总提江南了”——不是江南不好,是眼前这景太打眼,得先把老说法放一边,才能好好夸它。

- 妙处:莫道诗人特意加的抬杠式铺垫,为下句夸塘攒劲儿,让后面的赞美不平淡,像心里话,不是套话。

8. 陂塘此处即天庭(诗人收尾真心:夸的不是所有陂塘,就是眼前这处)- 场景

诗人指着脚边的天下一塘,心里特别确定——不用想江南的秀色,就这处陂塘:长堤接天、浪吞宿雨、风画新青、橹摇歌声、田像锦缎,比说的天庭仙境还实在、还好看,这就是最好的景。

- 妙处:此处诗人写得最贴的词!扣死偶记(记自己眼前所见),不是泛夸陂塘美,是就这处陂塘美,和前句的实景全对上,抒情是真心的美赞陂塘

 


关键词: 《望观天下第一塘偶记》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投稿需知| 下载说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广播电台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
返回顶部
 
在线QQ
联系电话
13505548206
联系电话2
18949682288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