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博物院位于良渚遗址西南侧,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良渚的本义就是“美丽的小洲”),隶属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是一座良渚文化专题类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院。 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就在杭州良渚。1936年发现遗址,后经历年持续发掘研究。良渚文化存续于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又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良渚博物院主体建筑荣获美国《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公共建筑奖”第一名。由世界顶级建筑大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整体建筑坐落水中,外观粗犷、大气,乳黄色石质墙面犹如璞玉,简洁而流畅,与周围林木优美溪流淙淙的美丽洲公园相映成趣。使人产生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和的感觉。空间设计上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高低错落有致、内部相互联通的空间形态,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院内还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庭院周围的美人靠以及源自玉琮、玉璧理念等建筑小品,体现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博物院共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功能区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