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日开始至6月30日,淮河进入3个月的禁渔期。从4月开始,淮南渔政船加大在淮河干流巡航力度,对禁渔期违法作业进行严厉打击。
记者了解到,禁渔期是国家依法规定的在鱼类及其他水生经济动物产卵期或幼仔生长期内禁止或限制捕捞作业的时间期限。禁渔期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保护对象和各地渔业资源的特点,从保护需要出发而确定的。淮河淮南段有3个月的禁渔期,其中在硖山口至黑龙潭水域,为保护珍稀的淮王鱼资源,特地设定全年禁渔。
4月10日一早,当淮南渔政船行至平圩淮河大桥处时,渔政人员发现桥下南侧有一处捕鱼用的“迷魂阵”,因无人看守,渔政人员便对支护渔网的竹竿进行了拔除,并张贴了禁渔通知,要求该户立即清理网具。
渔政船行至淮河祁集段,渔政人员发现一艘小船正在进行电鱼作业,便对其进行调查。渔政人员发现该电鱼作业船上有大电瓶1只,小电瓶2只,升压器1台,还有1只连着导线的鱼舀子,船舱里有几斤刚捕获的鲫鱼、红眼鳟等。电鱼作业船上的祁姓夫妇交代,用于电鱼的设备是借来的,刚过完祁集庙会,想打些河鱼自己吃。渔政人员正告,电鱼是极为恶劣的违法作业行为,他们对电鱼设备进行了查扣,将查获的鱼儿放流入淮河,并要求祁某3日内到市渔政处接受处罚。
渔政人员介绍,蓄电瓶用于提供电力,水中的鱼被高电压击昏后,违法人员便用连着导线的鱼舀子将鱼捞获。渔政人员说,非法捕鱼主要有电捕鱼、毒鱼和炸鱼三种,而电捕鱼是最常用的手段,对水生物有毁灭性的破坏,被电晕的鱼,即使侥幸活下来,其繁殖能力也大受影响。
渔政船进入淮河孔李段,在渔政人员宣讲下,居住于此地的渔民积极配合渔政人员,对捕鱼网具进行了拆除。渔政人员告知,禁渔期正是鱼类大量繁殖的时节,违规捕捞作业严重威胁了天然水域的生态平衡,鱼类减少甚至无鱼可捕,直接受影响的还是渔民。遵守禁渔期制度,不仅是保护天然鱼类在春季顺利繁育,更是维护渔民利益。
在禁渔期间,政府还将对专业渔民进行生活补贴和燃油补贴,这期间渔民可以“整修渔船渔具,或者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渔政人员表示,有效的保护好淮河天然水域生态资源任重道远,渔政部门将继续加大禁渔期宣传力度,继续加强禁渔期执法检查,保障禁渔期秩序,切实巩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