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工业园区新春走访见闻

马年新春伊始,雨雪裹挟着寒意。连日来,记者深入到我市部分工业园区,走入厂房,踏上工地,目光所至,言谈所及,万马齐喑的滚滚浪潮迎面而来:一个个龙头企业在谋求产业升级中华丽蜕变,一个个重大项目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闪亮登场,一条条园区道路在机器轰鸣中向前延伸……在我市工业园区这片热土上,一曲龙头劲舞产业兴的春之歌正在唱响。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头企业迷人眼
记者来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着正在拓宽改造的朝阳东路前行,一排排崭新厂房在道路两侧延伸。同行的开发区同志告诉记者:“这是东部工业集聚区,区内龙头企业大部分在此集聚,随着项目的逐步建成投产,此地段将是它们星光四溢的舞台。”随后走进一片新厂区,“凯盛重工有限公司”的招牌赫然在目,这是开发区重点培育的装备机械制造龙头企业,步入高大宽敞的厂房,工人们正在安装新设备,高达10余米的龙门塔吊气势不凡,地面上一台台智能机床井然有序,排列成行。凯盛重工副总经理杨玉和乐观地表示,凯盛重工退城进园项目将于年底全部完成。届时,全部满负荷生产,可实现产值20亿元。在陕汽淮南新能源公司,也同样传来喜讯,今年公司新能源重卡汽车产能将在陕汽集团支持下,实现倍增目标。
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同志透露,今年,管委会已拍板确定帮助21家园区重点企业实现“倍增”目标,着力打造“百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加快实现“全省超平均、全市当标杆”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项目竞芳华
来到位于山南的高新区,映入记者眼帘的首先是宽阔笔直、规划统一的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新”是记者直观的印象。沿高新区走上一遭,一个个发展前景广阔的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高新区,更是契合了“新”的内涵。在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记者看到外观设计新颖别致、色彩艳丽、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科研研发区的彩立方主体结构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外立面装饰工程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本月就可以完成装饰,交付使用。这里将成为国家新能源研发的智库和新能源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而与之遥相呼应的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及组件的生产和销售商,目前公司已经着手在本月底启动二期项目建设。还有中科院大气所淮南研究院、中移动(安徽)数据中心、润敏江生物科技园、淮南谷科技研发孵化平台等一批项目也将在开春之后陆续开工建设,100家IT企业首批入驻“江淮云”产业平台,合力打造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产业的集聚区。
记者看到,为了这些企业在园区安好家并不断发展壮大,竞相展露芳华,成长为行业内的巨人公司,高新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先人一步。泰康街、大别山路等约8公里的四条道路建设已经进入水稳层的铺设,可望在3月底建成通车。这四条道路将与现有道路形成循环路网,不仅能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需要,还将形成辐射12平方公里的范围,初步搭建了园区发展的框架。
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煤化一体大手笔
在淮河北岸的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内,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是我市未来工业的支柱产业,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里程碑项目。服务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是管委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大手笔投入,是今年煤化工园区建设的重头戏。站在宽阔的煤化工大道,两侧还略显寂寥。管委会同志介绍,今年园区大规模建设将进一步提速,进入全面推进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主体工程建设的新周期,计划完成投资90.64亿元。具体来说,要完成长周期设备订货,开工建设动力中心、全厂一级地管、烯烃各装置、煤制甲醇并完成土建工程,空分装置、全厂给排水管网开始安装以及净水厂等配套设施建设和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淮南工业园:工业地产引集聚
来到淮南工业园,记者看到了园区确定的今年发展目标: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50亿元,这个数字是去年的一倍。何以有这样的信心,支撑今年园区产值实现百分之百的增幅?记者在园区走访寻找答案。在由安徽南澳地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星通工业地产项目厂房内,两台崭新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针刺地毯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公司总经理助理董先生坦言,“今年年底公司四条生产线将全部建成投产,有望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而在2013年,南澳销售收入仅为1亿元。是园区工业地产招商引资的好政策为公司发展拓宽了空间。”确实,通过加大工业地产招商力度,园区扎扎实实引进了一批好企业,增强了发展后劲。园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今年工业地产招商计划再建设4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8.23亿元。
图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