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世界顶尖航展—珠海航展拉开大幕。此次航展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最新浮空器惊艳亮相,与运20、歼31并列成为今年航展最亮的三颗星。这款被称为“大白鲸”的浮空器由位于合肥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以下简称38所)制造。该浮空器也是目前全世界顶尖的技术发明。
昨日,记者对话了发明该尖端科技的主要负责人刘传超。
在38所从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研究十几年的刘传超,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浮空平台研究中心副主任。昨日,远在珠海参加航展的刘传超给记者传来了“大白鲸”照片。
从外形看,“大白鲸”很像以前的飞艇,底部有个半球体装置,由一根电缆绳将其与一辆白色小车连接起来。“"大白鲸"又叫浮空器,它通过电缆绳连接地面设备和高空气球,并通过电缆绳传输数据。”刘主任说,这种浮空器不带动力,完全依靠浮力升空。在升到千米高空后,能在固定地点持续停留。
珠海航展开展后,“大白鲸”吸引无数人的眼球。大家纷纷点赞。
“这是我们38所自主研制的。”说起“大白鲸”,刘传超感慨起来。
据了解,“大白鲸”项目,是38所2000年左右开始立项研发的。当时,这个项目在国内是个空白。作为尖端技术,国外也不会把技术输入中国。“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搞研究。”刘主任说,他们不但要研制浮空器本身,还要研制浮空器配套设置。
近14年来,科研团队研制出浮空器海量零部件。当它首次亮相时,引起全国轰动。
“看到浮空器升空,我们感到太自豪了。”刘主任说,这一成果首次亮相珠海航展,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浮空器的构造、材料、控制、信息获取和通信方法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球载高清监控领域的空白。“这个技术除了美国外,全世界只有中国有。”
“大白鲸”揭秘:
在“大白鲸”亮相珠海航展后,引来无数人点赞。不过,有人疑惑,这“大白鲸”有什么用呢?
对此,刘传超介绍,“大白鲸”浮空器是继飞机、直升机后,又一种新型空中平台。“这种浮空器不是飞艇,它依靠浮力升空后,能停留在高空。”相比于同载重的常规无人机、直升机,“大白鲸”留空时间最长可达15天。型号更大的甚至可以连续留空30天以上。
相比其他飞行器,“大白鲸”具有驻空时间长、定点悬停、垂直起降方便、载重能力强、噪声低、耗能少等优点。
“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时,"大白鲸"曾亮过相。它多方面监控着盛会情况。”刘传超说,以后合肥若有大型活动,“大白鲸”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在“大白鲸”升空后,有人不免担心:“感觉就像气球升空,"大白鲸"会不会被气压压爆呢?”
刘传超介绍,升到高空的“大白鲸”所用材质就像“铁布衫”一样。
“所用材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纤维。”刘传超说,高空中的“大白鲸”不惧刀划、枪击,还能抗风抗压,安全性能非常好。
刘传超说,“大白鲸”用途非常广泛。据悉,在半球体中,安装着运作机器。作为一种通用平台,半球体中可以搭载红外光电、通信、雾霾探测、测绘等多种设备。
“除了当"天眼"负责巡逻外,它还能用于城市交通指挥、旅游观光、监测大气污染等。”刘传超介绍,“大白鲸”甚至可以参与抗震抢险。如某地一旦发生地震,地面通讯设备损毁,“大白鲸”可充当空中临时通信基站。
“上海世博会期间,"大白鲸"给上海做了空气质量监测,为政府部门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数据。”刘主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