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耕山”相传是曾因上古贤君“大舜”在此耕耘而得名。准确地说,舜耕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组山系,包括四十多座山峰,峰谷蜿蜒逶迤,连绵二十余里。主峰海拔297米,东接上窑山,西连八公山两大名山,舜耕山的最东边已经延伸至现在的怀远境内。
淮南舜耕山原为长丰县与淮南市的界山。2004年长丰县曹庵等7乡镇划归淮南设山南新区,舜耕山成为淮南东部城区与南部城区之间的城中山。主要有以洞山、罗山和大通山为主的秀峰组成,其山势绵延起伏,泉涌林茂,雄奇险峻,风景秀丽,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市民观光、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因该风景区位于淮南市主城区的中部,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核心区块,故有“城市绿脊”“生态中庭”之称。
2011年5月,《舜耕山风景区规划》获批,舜耕山自然风景区建设正式开工。周界为沿山路(环山路),东起大通区九龙岗镇的小东山,西至谢家集区望峰岗镇的小庙山,舜耕山自然风景区“一环”, “六片”景区组成。
“一环”是指以沿山路(环山路)、合淮路、中兴路围合成环的主环道对外交通,所有进入风景区的主要道路均与之相交。
“六片”即规划中的六个景区,分别为泉山湖区片、老龙眼区片、洞山区片、大通山区片、龙王山区片以及舜耕公园区片。并设有6个景区,即风景区中的6座独立的生态公园——泉山湖公园、老龙眼公园、洞山公园、大通山公园、龙王山公园与舜耕公园(南山公园);其中核心地段的四个景区就是沿着环山路自西而东为老龙眼景区、洞山景区(洞山游园)、舜耕景区和大通山景区。这四个景区我把它们以隧道为界,西面是洞山景区,东面为舜耕景区,这两个景区是为尊的景区。
上两集里的环山游记里包含了老龙眼景区和洞山景区(当然这里介绍的只是环山路啦)。这第三集主要是表述舜耕山景区(也只是环山路两旁的景观)。
在介绍舜耕山之前,我想先简单述说一下“淮南市”,淮南市有六区一县,又分为东部和西部两部分。东部是淮南市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个政治文化中心的田家庵区(含洞山地区),就地处舜耕山与淮河之间不到十公里的一条狭长的地带里。而淮南的西部地区与六安的寿县两地合拥一个“八公山名山”山脉。一条过境的淮河“淝水三湾奇观”也被一个“何台渡口”分为两段,上段为寿县,下端为淮南市。与寿县的地域问题不在这里累述了。就连这舜耕山也原为长丰县与淮南市的界山,山北是淮南市,山南为合肥长丰县地域。
舜耕山之北,淮河之南,山北为阴,水南为阴,所以淮南市也曾与江阴市结为友好城市。舜耕山、八公山和淮河对淮南来说都是半壁山河,使得这个本来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就有着地域理论上的残缺。
多年来一直想解决的环城公路,就是没有办法解决,现在还有哪个城市国道穿城而过?现在还有哪个城市没有绕城公路?没有一环、二环?但我们淮南却多年不得实现,就是没有。
舜耕山在淮南市的位置,我理解可以称作北京的景山。龙湖公园相当于北京的北海公园。
这个时候就牵涉到“山南”一词。何谓“山南”,舜耕山之南,舜耕山原为长丰县与淮南市的界山。山南地处长丰的边缘,曾是一个林场,植被茂盛,真正是高树林密,1992年9月经林业部批建为国家森林公园,由于这里林木繁茂,林相整齐,山间林荫夹道真是曲径可通幽,树木荫荫,遮天蔽日,风光宜人,一年四季游人不断,是山北淮南城区人们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也是野营、避暑胜地。这样“山南”就成了淮南人休闲郊游的好场地。
淮南的中轴线在哪里,淮南的狭隘的地势如何显现和发展?“山南”也就成了淮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山南”。当山南的这一片土地划给淮南市以后,就立马成立了“山南新区”可见“山南”在淮南人心目中的地位。
这舜耕景区结合了舜耕山风景区“中部山体南部平地与五层山的特殊地形”组成了精美的自然美丽景区。当然这里又发生了一系列问题,也不是我文章的主题,也不是环山游记的内容,回避不谈,有空再表述,不去说那些不快乐的事。
好了,上面的表述就是我这第三集里要先说的一点事,着重强调舜耕山的历史性、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段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是风景,每天都有不同的感觉。当年曾有同事调侃的说,经常去舜耕山,不烦吗?现在大家都是一有空就会去那里,现在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人走山中行走。
舜耕山东西漫延山峦起伏,但山不高,峰不奇。虽坐落于淮河之滨,却被城市所隔,城市的高楼大厦也将湮灭这美丽的舜耕山。
一、用手将美景和美丽的曲线展现给大家恭享快乐。
1、稍事休息,打尖充饥,蓝天白云,群山坦途。

2、蜿蜒起伏的山,曲曲折折的道,一直延伸着。

3、用手将美景和美丽的曲线展现给大家恭享快乐。
4、走到银杏林啦。

5、南环山路的东南出口。

6、部分合淮路的风光景色。

二、满目红叶层林尽染,满山红叶,道路蜿蜒起伏,快哉,乐哉。

三、密树茂林是山南的特色。
四、环山路插曲,合淮大道大美冬景展现。
五.我们眼中的山南景象,仁者乐山,美哉大爱。
舜耕山的秋景图
舜耕山的冬景图
这一段走下来,浪费了点时间,饶费了一些功夫,主要是重点推荐我们山南的美丽风光,这一段走下来用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当然其中插叙了合淮路的风光,当时卡片机拍到了这里就算没有电了,还想记录全程,就不再拍风景了。这一组合淮路的风光是我第二天专门又去补拍的。
朋友们看了这一段,可能对舜耕山又有了新的认识,对舜耕山的环山路有了新的想法,那么朋友们再继续看我的环山路游记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