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用户][帮助




大气2024跨年盛典 (0-00-13-16)_1.jpg

承办单位:淮南时尚光线传媒 关键词检索:
网站首页 | 纪实图片 | 县区图片 | 行业图片 | 社会团体 | 时尚娱乐 | 摄影艺术 | 会员作品 | 活动集锦 | 习作随拍
我为淮南写首诗 百姓看新华 书法绘画 国际国内 防控专题 情满中秋
>>信息之窗: 更多信息>>
首页 >> 淮南:资源为本 “智慧”转身
淮南:资源为本 “智慧”转身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 [查看该作者其它文章]
发布时间:2015-01-15 15:22:12 浏览:1666

     淮南转型升级系列报道①

 
     编者按: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凸现出来的一项新课题。近年来,淮南市主动推进战略转型,建设创新型城市,着力对接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在确立发展理念,打造营商环境,营造转型氛围方面创新模式,投资企业与落户城市形成了理念契合、环境切合、文化融合的默契。目前,已有近10家世界500强和中国100强企业选择在淮南投资兴业,形成了产业大鳄“集群式”落户资源城市的独特的“淮南现象”。本报今起连续刊发,旨在为全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
 
    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奠基;总投资300亿元、安徽省首个特大型单体化工项目“煤制天然气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45亿元吸引2000多家互联网企业入驻的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落户淮南……
  随着一批全循环煤化工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签约落地,煤电大市淮南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淮南市委书记沈强说,淮南按照延伸抓循环,转型上高端的思路,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了一批重点标杆项目,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资源经济的转型。
 
     煤电产业遭遇“寒冬”  致力转型时不我待
 
淮南煤炭探明储量153亿吨,占安徽省的71%,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16对现代化矿井,年产煤炭近亿吨,长三角地区每用4吨煤,就有1吨来自淮南。作为中国电力工业的摇篮、安徽省最大的电力企业集聚区、全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淮南拥有6大发电企业、26台发电机组,建成装机总量1220.8万千瓦,建成两条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上海每用6度电,就有1度来自淮南。淮南煤电产业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煤电资源的优势也让淮南冠上了“中国能源之都”的美誉。
  然而,“三期叠加”的新环境,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让煤电产业遭遇“寒冬”。2014年,淮南煤炭产量7470万吨,实现增加值241亿元;全年发电量560亿千瓦时,实现增加值88亿元。煤炭行业量价齐跌,增加值同比减少60亿元,发电产值出现“缩水”。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区域经济、园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不均衡;土地、资金、环境等要素制约突出。淮南市委、市政府清醒地意识到:转型发展极为迫切。只有直面危机,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积极找寻转型发展新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做精煤电产业链 做强非煤产业群
 
     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淮南市确立了转型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在做精做优煤电产业链的同时,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群。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对于淮南这样一个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要实现真正的转型跨越发展,就必须抓住产业转型这个核心,走出一条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独具淮南特色的产业转型之路。
  按照“拉长产业链、扩大产业群、提高附加值”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抓产业、促转型。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坚持煤电联营、煤化一体、清洁循环发展,加快朱集西矿与煤制烯烃、杨村矿与煤制天然气等一体化发展,推动平电三期并网发电,推进潘集选煤厂、潘集电厂、洛电四期、平电四期、煤化工园区低热煤电厂、大唐田家庵电厂等项目前期。加速振兴主导产业,把煤化工、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三大主导产业,明确主攻方向
 
     煤化工产业,全力推进中安煤化一体化、凤台煤制天然气等项目建设;装备制造,重点加快陕汽配套产业园、重卡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挖掘整合科技、产业、服务数据资源,重点加快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江淮云产业园等建设。大力培育高成长性产业。积极培育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四大高成长性产业,重点建设光电产业园、润敏江生物医药科技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台湾风情文化商贸城等项目。
 
    主动适应新常态 转型发展步伐快
   “适应新常态,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在淮南市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上,市长王宏发出这样的呼吁。全市围绕转型目标,明确产业定位,大力发展煤电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医药、光电新能源、高新技术、现代服务、文化旅游、劳动密集型等主导产业,以逐步形成煤电化产业顶天立地、非煤产业铺天盖地的多元支撑局面,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为此,淮南实行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加快推进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平电三期2×100万千瓦机组、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全年争取中央和省项目139个,获得中央和省级补助7.2亿元,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405个,年产22亿立方米的煤制气项目获国家发改委“路条”,第二条1000千伏淮南—上海特高压工程获核准。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0个,竣工32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同时,强化创新驱动,推进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省级首批创新型城市试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去年1—11月,服务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3.9个和2个百分点,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品35个,发明专利授权量226件,增值85%。加强园区建设,新型煤化工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获批,经开区、高新区分别跻身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新区与淮南工业园整合后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3.2亿元的江淮云产业平台投入运行,获批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安全关闭14对小煤矿,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腾出了一定的环境容量。统筹煤与非煤产业发展,煤与非煤产业比调整为54.3:45.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7.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新常态有新挑战,更蕴含新机遇。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工业城市,淮南已正式跻身长三角城市群,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中原经济区、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等多项国家政策的集中交汇区。每一项试点背后,都有相应的含金量的政策作支撑。
  淮南市将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把握蕴含着的发展机遇,迎难而上,创造转机,把工作重点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以崭新的姿态描绘崭新的蓝图。
关键词: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投稿需知| 下载说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广播电台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电话: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
返回顶部
 
在线QQ
联系电话
18949682288
联系电话2
18949682288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