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用户][帮助





微信封面.jpg

承办单位:淮南时尚光线传媒 关键词检索:
网站首页 | 纪实图片 | 县区图片 | 行业图片 | 社会团体 | 时尚娱乐 | 摄影艺术 | 会员作品 | 活动集锦 | 习作随拍
我为淮南写首诗 百姓看新华 书法绘画 国际国内 防控专题 情满中秋
>>信息之窗: 更多信息>>
首页 >> 摄影:张春光 撰文:邵中叙《它们的湖》
摄影:张春光 撰文:邵中叙《它们的湖》
文章来源: 作者:摄影:张春光 撰文:邵中叙 [查看该作者其它文章]
发布时间:2020-02-16 20:35:11 浏览:1670

《它们的湖》

摄影:张春光  撰文:邵中叙

------题记:地球,不仅仅只是我们的家。

   

   明媚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这片静谧的水域。

远远望去,这片由于地表塌陷形成的湖泊,泛着粼粼波光。水面微有水汽升腾,氤氲着朦胧的意境,密密挨挨的水草、挺拔的香蒲、大片苍茫的芦苇、沉降于水中枯干的枫杨树枝丫……

微风拂过,水面涟漪层层,荡漾出美丽的弧纹,近岸的芦苇茂茂,倩影婆娑,它们微微弯着腰,发出沙沙的轻响。这呢喃,似乎在召唤,召唤季风,不要吝啬,快来拥抱这生机勃勃的湿地。芦花在风中摇曳,好像是伸向天空的手,想要去抚摸遥不可及的穹宇;又好像一支支饱含诗情的画笔,在大地上抒写出芊芊的神韵。

  image.pngimage.png  

 空气明亮湿润,走近,就可以闻到土壤散发出的特殊气息,夹杂水的微腥,湿地中间的湖泊,此时,弥漫着快乐的气息。

整个湿地,经历盛夏的热情,繁衍出更多蓬勃的生命。

一群鸳鸯悄然出现在湖面上,展现生命之美。

这,是它们的湖。

 

数只鸳鸯,游弋在已经被浸在水中的灌木丛中。这象征人间忠贞爱侣的鸟儿,成双结对,展现一帧帧岁月静好的画卷。

 image.pngimage.png 

一只美丽的雄鸳鸯扑打着翅膀,在水面掠飞,发出娇嫩的清鸣,似乎在向爱人炫耀他色彩斑斓的翅羽。雌鸳鸯温婉地漂浮在水面上,轻轻梳理着褐色的羽毛,偶然间望向亲密的伴侣,晶亮的眼神,传递着说不尽的情意。

让我们一起,去追逐它们美丽的身影吧。

看,它们张开双翼在水面滑行、扎个猛子去找寻肥硕的鱼儿、在芦苇荡里尽情地放歌、去浅水区泥窝里滚一滚、飞上枝头呼朋引伴、向爱侣展现自己最美的身姿、亦或仅仅是双双轻轻漂浮在透亮的波光之上……

生活,本就可以是如此的简单、惬意。

image.pngimage.png 

这片意外形成的湖泊,是人类无心之举,却是大自然给予它们的家园。

这,是它们的湖,它们的家。

 

    我一直以为,沧海桑田,是很遥远的事,地壳运动,早在七千万年前休止。

世界广袤,人类,犹如浮尘熙熙,但却自诩为地球的主人,恣意去改变这个越来越岌岌可危的小世界。在创造了一个个令自己惊叹的奇迹的时候、在获得自己最大可能的自由的同时,却没有意识到,人类,正在毁坏什么、正在失去什么、将要面对什么。

湖的形成,不是偶然。

这片地表塌陷形成的水域,几年前,它并不存在。它的出现,正是人类不知节制对大自然无情索取的后果。但是,它却恰恰是大自然自我修复的神来之笔,也是大自然给予它的子民的一种慰藉。

image.pngimage.png  

   大通区的采煤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一百多年的的淮南煤矿发展史,历经坎坷,先后经历了民办煤窑、官办煤矿、日寇掠夺、官僚垄断。几步之遥的大通万人坑历史博物馆,就是日寇对华侵略掠夺史的铁证。

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注定了它有采掘一尽的时候。终于,在被采掘一空的矿洞难以支撑地表的土层时,塌陷区就这样出现了。

 

大片的灌木和杂草都随着地表沉降下去,地下水渐渐渗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湖泊,未经大自然的地壳运动,出现了。消失了矿藏、消失了绿地,坚强的大自然却用另一种生机修复着它的伤痛。

不得不说,大自然是神奇的,大自然自己,也努力想维持千万年来的自然平衡、依旧美丽如昔吧。

  image.pngimage.png

    现在,这美丽的鸳鸯,在秋色迷人时,由东北迁徙而来。千山万水,旅途遥遥,背井离乡的鸟儿,留在这片水域栖息,呈现绝美的画卷,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偶然,是多么奇妙的缘。只看这“胡颉颃兮共翱翔”的伉俪们,在此越冬,每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都会万分庆幸它们还可以拥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

  

   在这片新生的湿地里,除了这美丽的鸟儿,还有无数的它们。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渺小的微生物,都是自然界健康循环的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生生不息的它们,让这片湖泊和土地,一年四季都生机盎然。

这种自然之美,直达人心,无需语言的赘述。

可是,大自然的美可以一再被破坏再修复的吗?

  image.pngimage.png 

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提出:“万物与我为一”,简单的一句话,蕴涵着最朴素最深刻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然而那些自私自利的人,目光短浅的人,依然漠视这伟大的自然规律,不热爱、不善待我们共同的家园,相信,其必将会接受因果的惩罚。

   如果,经历了岁月的磨砺,我们能领悟到这种“为一”,就应该去爱全部的自己,不仅仅是它们,不仅仅是它们的湖。

 image.pngimage.png

关键词:

评论列表


  • 257

    评论

    0

    发文
    祺禧 评论于:2020-02-16 21:02:34
    1楼

    好文好图,可谓图片网摄影大师与撰稿人的精彩合作!希望能看到更多精彩作品!


  • 257

    评论

    0

    发文
    祺禧 评论于:2020-02-16 21:02:55
    2楼

    好文好图,可谓图片网摄影大师与撰稿人的精彩合作!希望能看到更多精彩作品!


  • 4

    评论

    58

    发文
    风轻云淡 评论于:2020-02-16 21:33:35
    3楼

    好文笔好拍摄……


  • 156

    评论

    97

    发文
    璞山 评论于:2020-02-17 09:39:44
    4楼

    图文媲美,拜读学习!


  • 247

    评论

    23

    发文
    白鹿 评论于:2020-02-17 10:09:44
    5楼

    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消失了矿藏、消失了绿地,坚强的大自然却用另一种生机修复着它的伤痛。”作者在赞美这仙境的同时又点拨人们要热爱地球、敬畏自然,这是本文的升华之处春光老师也不吝他手中的镜头留下了鸳鸯对对相随的靓颖和苇草枯树之间的共生!


  • 317

    评论

    285

    发文
    风清月明 评论于:2020-02-17 10:51:21
    6楼

    真是一篇难得看到的好文章,把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描绘的入木三分,文笔细腻雅致,读来如品一杯香茗沁人肺腹。配的图很贴意,是看图舒文的典范,为俩位作者佳合点赞!(老梁)


  • 206

    评论

    33

    发文
    山歌 评论于:2020-02-17 11:45:14
    7楼

    佳图连妙笔,

    相思息幽湖。

    一览怡心境,

    阴霾瞬遁无。

    为两位珠联璧合佳作作者点赞

你好,请 登录或者注册 后再进行评论。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投稿需知| 下载说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广播电台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www.hnpictures.com
淮南图片网 版权所有 地址:淮南市阳光国际城南区7号楼507室 备案号:皖ICP备15022074号-2 网站特聘律师:胡蓉
电话:13505548206、18949682288 邮箱:1147587489@qq.com 技术支持:淮南讯网
返回顶部
 
在线QQ
联系电话
13505548206
联系电话2
18949682288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