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卖酥瓜》唱响脱贫攻坚“好声音”

11月3日上午,潘集区文旅体局与潘集区扶贫办联合推出的现代推剧《镇长卖酥瓜》,在贺疃镇秦万村进行首场演出。该推剧旨在营造“消费扶贫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浓厚氛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内生动力,增强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劳动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小剧本演绎大题材
“自从清代到如今,沿淮岸畔五谷盛(音shēng),岗湖湾萝卜陈芮集葱,潘集酥瓜扬美名。”《镇长卖酥瓜》由本土作家王运超、苏登芬、陈多清和张昌涛历时半年时间创作、修改并定稿。讲述的是已脱贫户金祥发连续三年申报产业发展项目,种植酥瓜喜获丰收,但因视野局限和政策理解不透彻,今年酥瓜销售一波三折,致富梦差点泡汤后,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故事。

剧情中,已脱贫户金祥发是自主发展能手,他不愿加入酥瓜合作社进行产品认证走消费扶贫的“阳关道”,却执拗地摆摊卖瓜走“独木桥”。谁料酥瓜销售旺季,他突发急性阑尾炎需住院手术治疗。眼见着满棚喷香的酥瓜无处安放,妻子玉梅急得心酸泪淌。镇长孙为民与村扶贫队长赵明找到酥瓜种植合作社会长金学标,大家在暴雨来临前把金祥发家的酥瓜采摘完,又一并参加酥瓜节展销会。在特邀客商苗总的帮扶采购下,金祥发家的酥瓜卖了好价钱,他万分欣喜地申请加入合作社,与大家携手致富奔小康。
据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指出,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镇长卖酥瓜》剧本紧扣脱贫攻坚时代背景,主创人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塑造人物形象生动自然,贴近生活,符合大众审美观。


剧情反转曲折、轻松活泼,唱词格调高雅、自然流畅,用沿淮群众喜爱的推剧唱腔,让观众喜闻乐见,在享受传统戏剧的文化魅力中感悟了解国家消费扶贫、产业扶贫政策。
小故事反映大民生
近年来,潘集区在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有效探索文化扶贫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本土作家挖掘扶贫领域典型事例,创作文艺作品,以扶贫一线故事为创作素材,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淮南地方戏《扶贫书记》、《陶七脱贫》、《镇长卖酥瓜》等推剧,并组织剧团深入贫困村逐村巡演。
《镇长卖酥瓜》剧本突出潘集地域特色、反映消费扶贫主题,巡演活动将脱贫攻坚工作中消费扶贫和产业扶贫的先进事迹,以文化的力量传播到全区贫困群众心中,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以及广大一线扶贫干部的工作激情。
据介绍,今年以来,潘集区大力开展扶贫产品认定、建设消费扶贫 “三专一平台”、推进政府采购扶贫产品、实施产销对接“八进”行动,同时通过举办第三届潘集酥瓜节暨扶贫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建立潘集酥瓜网、开通抖音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发挥电商网点带动作用、召开“百企帮百村”对接会等形式,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消费扶贫。今年1至9月份潘集区实现消费扶贫金额5229万元,仅10月16至17日举办的潘集区特色农产品暨扶贫产品(进城)展销会,就实现现场销售、消费扶贫签约、网上订单等总金额达789万余元。

